第一章 歡送知青(1 / 2)

“劉隊長!聽說我們生產隊的那些下放學生們都可以回去了,是不是啊?”

正在忙著查看田埂有沒有漏水的生產隊長,漫不經心的“嗯!”了一聲。

旁邊的另一個組員跟著高興:“哎吆!那可好,趕緊把這些孩子們都送回去吧!這孩子們真可憐,天天吃著半生不熟的米飯,這時間長了可不得吃壞身體啊?!”

“哈哈哈!朱大娘說的這話可真夠埋汰人吆,這都多久了,他們還沒學會做飯哪?”

另一個年輕些的小媳婦也跟著樂嗬:“學會個屁!前天好像是臨到那個最後來的小路燒早飯。煮粥噗鍋(溢出來的意思)都不知道揭鍋蓋,竟然拿水桶壓在鍋蓋上,水桶壓不住她就往水桶裏加水,一邊加水還一邊喊救命。要不是我聽到她喊救命,慌慌張張跑進去看看,那一大鍋的粥能叫她給噗的幹幹淨淨。”

“哎吆!那要是全都噗沒了,可就糟蹋了!”在這兒說話的社員們都是經曆過慘痛饑荒的一群人,慢說一鍋粥,哪怕是一碗米湯撒了,都能要了命的心疼。

“嗤!他們在乎什麼?反正沒了,就會找我們生產隊要,不給就自己拿袋子裝,誰能牛得過他們?”

“呀!可不是!我家婆婆養的十幾隻雞,叫他們吃的就剩一公一母兩隻了。我婆婆也不敢找他們說理,隻想著再養小雞的時候可要關好了,千萬不能再跑到外麵去。”

“唉!這些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就是不行,說是大了,其實都還不懂事呢!”

......

嗨!有道是:有別人家的好孩子、就有自家的熊孩子!有別人家的好知青就有他們這個生產隊的熊下放學生。

這一批下放學生到他們生產隊的不多,隻有七、八個,但是都很吊,隊裏給他們安排的幾家幫扶對象入住,他們都不願意住――嫌髒、氣味難聞(好多人家都把尿桶放在床腳邊,叫這些城裏人的確受不了),執意要單獨住。隊長沒有辦法,隻好帶領社員幫著把劉地主家收繳上來充公的大院子給收拾出來,讓那七、八個下放學生們自己分房住。

接著,這些下放學生又要求隊裏分糧食的時候,把他們各人的另外放出來,他們要自己領走、自己做飯。好吧!不論各種運動怎麼鬧,這時候的農村人骨子裏依舊是畏懼城裏人,仍然對讀書人有著不一樣的敬仰。即便是這些個剛剛脫離家庭、離開父母的小毛孩,並且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旗號,但是隊長和社員們也一樣不敢得罪,依著他們的要求,一一照做。

這些下放學生不接受社員的幫扶,社員們又都經曆過臭老九的年代,對於這些所謂的讀書人雖然在內心依舊敬仰著,但是卻沒有誰會上前獻殷勤,主動積極的去幫助他們,任由他們對著燒稻草或稻殼的鍋洞傻眼。他們不知道鍋灶旁邊一個長長的木頭盒子是幹嘛用的,好奇的扯了幾下,便很聰明的猜測出它的功用,原來是給鍋洞裏吹風用的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