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傳聖旨(1 / 3)

假傳聖旨

假傳聖旨

皇帝琥珀色的眼珠凝神了片刻,笑道:“他們是你的親人,朕覺得有必要去看看”。

華鳳蘭聽得感動極了,心中軟軟甜甜的,“姬郎,謝謝你”。

他微笑的摸著她輕柔的發絲,眼睛深思的望著一旁的琉璃燈漸漸失神…。

---------------------------

翌日的早朝,又是一些個大臣請奏早早處決華家的人,皇帝輕輕閉上眼,索性也懶得再回答這個問題,隻淡淡問道:“除了這事,還有其他事奏請沒有,沒有的話就退朝吧”。

“皇上,臣有要事稟報”,譚長平出列道:“魯城傳來消息,出使烏平國的中郎將陳京輝奉皇上命令帶著大批禮品前往談判,結果被拓跋赤當庭誅殺,拓跋赤還讓人將陳京輝的人頭送去了魯城,還聲稱若是想讓兩國和睦相處的話,皇上最好把當今皇後娘娘送過去,他還會考慮一下”。

皇帝聽聞震驚的拍案大怒,“豈有此理,好個拓跋赤,他這是在往朕的臉上打巴掌”。

眾臣低頭垂眸不語,皇帝冷怒的注視著眾人道:“你們為什麼都不說話了”。

“臣等不知道該如何啟齒”,中書省歎了口氣,“皇上當日為了華皇後和烏平國決裂的時候就應該料到有今天”。

“中書省,你這話是在責怪起朕是嗎”,皇帝冷笑連連。

“老臣不敢”,中書省緩緩跪地。

皇帝氣得沉沉深吸了幾口氣,又掃向旁邊的其他臣子,“你們呢,你們也沒有話要說嗎”?

眾臣搖頭,皇帝勃然大怒,氣的怒擺衣袖,“退朝”。

眾臣彎腰一一退下,皇帝望著金碧輝煌的大殿突然空蕩蕩的,一陣冰涼的寒風吹進來,他打了個寒顫,猛地將身旁的香爐甩了出去,頭,忽然又疼起來,他皺眉捧住,汪公公著急道:“皇上,保重龍體啊”。

皇帝苦笑了聲,“朕還以為除掉秦國公後,朝中上下會不一樣點,是朕想的太好了,這些朝臣哪一個是真心實意的效忠朕了,每一個人都隻顧著自己的利益”。

“皇上,自古以來大都是如此的”,汪公公歎氣道:“不過反過來想想,皇上讓他們相信皇上、效忠皇上,皇上沒有付出,又哪能得到他們的信任呢”。

“你的意思是…朕確實不應該護著華家的人”?皇帝臉上變色,抬起微微蒼白的臉。

汪公公低眉順眼道:“老奴不知道怎麼說,不過那些大臣也不是傻子,華家的人住在牢裏,吃好的,穿好的,這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若是楚儀國局勢好轉點那倒還好,可現在處境一日比一日糟糕,皇上內裏又寵著華皇後,難免那些大臣會慢慢失去信心,皇上難道沒瞧見譚將軍和周將軍都沒怎麼說話了嗎”。

皇帝身軀一震,“朕看到了,自打他從靈州回來後,朕雖封了他做兵馬大元帥,可關係感覺還是變了些”。

“譚將軍在靈州浴血殺敵,本來終於有一絲機會能贏的時候,糧草卻突然斷了,他隻能班師回朝,皇上卻至今沒有給他一個交代,他難免會不舒服”。

皇帝麵露一絲煩躁,“朕不是不想,隻是…”。

“隻是皇上知道如若真的處置了華家的人,與娘娘緣分也是到盡頭了”,汪公公接過他的話道:“娘娘素來是個敢愛敢恨、嫉惡如仇的人,脾氣性子倔強,說到底性格還是孩子氣,單純天真不懂事,她幾乎不管對與錯,隻要別讓傷害她愛的人,她便不會原諒”。

皇帝無奈的點了點頭,“她就是這樣一個人”。

汪公公蹙眉了下,道:“恕老臣鬥膽提醒,皇上可千萬不能讓譚將軍成為第二個靖王爺啊”。

皇帝瞳孔縮了縮,許久,陷入了陰霾中。

-----------------------

禦書房裏,一如既往的燈火通明到深夜。

皇帝幽深的雙目緊緊的凝視著禦案上的明黃空白聖旨,手中的拿著朱砂筆輕顫著,一滴滴鮮紅的墨汁在明黃的布綢上渲染擴開,那血紅的一片片眼刺得他眼睛也微微痛起來。

“皇上,要不要寫…”,汪公公心痛不忍的看著他。

皇帝猛地將手中的朱砂筆放到一邊,用力將聖旨揉成一團丟出去,雙眼布滿了痛苦的血絲,“朕該怎麼辦,朕該如何是好,湘貴妃說的沒錯,朕早就不似從前那般果決了,汪公公,你說當年朕的腿都可以自己親手敲斷,為什麼朕如今變得這般優柔寡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