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啦”玩的起興的時候,總會媽媽這樣的叫聲給斷,然後就各各家,各找各媽了。家裏的夥食總也是這麼簡簡單單,但是多年以後在外工家之後念的還是這簡單的飯菜。
在我們那裏,除了盛夏到仲秋可以偶爾吃到時蔬,家裏永遠不變的就是紅柿,酸菜,大白菜,蘿卜,土豆這老樣。我喜歡的就屬紅柿和酸菜了。我們老家是以麵食著稱的地方,個媽媽都會好多種麵食的法。兒個我們家就吃全家都愛吃的切疙瘩(似於外麵的揪片),我們都是在小就會這種簡單好吃的麵食了,那會兒我們也經幫爸媽飯。和好的麵一般都要醒二十分鍾到半小時,這樣出來的麵會比較勁道!醒麵的時候,媽媽就開始炒菜了,還是傳統的炒紅柿,我們那兒炒紅柿一般都是將紅柿切塊,然後蔥蒜爆香,把紅柿擱裏麵就開始燉,燉的爛乎爛乎,出鍋前撒鹽,椒粉,辣椒麵,少點醬,一撒香菜;一出鍋,我都會聞香沁口水。那個味兒的純香,現在本少可以吃到這樣的味道了,不是紅柿變了,還是菜肴豐富了,反正少可以像以前那樣滿嘴( ̄~ ̄)嚼出來的都是幸福!一人一碗麵上麵澆點紅柿這就是我們的晚餐,雖然看著簡單,但是那會兒得的永遠是這個。一家人就躲在外麵的雨棚下麵,吃著麵,聊著天,就像電視劇裏一樣,看著樸素,溫馨的場麵。吃飯,爸爸一般都是要沏一大杯茶的,而我和姐姐就是要幫媽媽刷洗鍋碗瓢盆。在我們那兒從小就是要家務的,在村民們的識都覺得女孩子會幹以後會找個好婆家。男孩子會幹以後會伺候媳婦日子過得久!所以小的時候我和姐姐就學會了本的農,飯,洗衣服這些日的生技能!!
天學後都是這樣,幾個人就在門口跳跳繩,鬧鬧,到聽到媽媽的吆喝聲,就家吃飯,幫忙洗碗。忙這些我們就坐在家裏的炕邊上開始寫作業,那會兒村裏都沒有專門的書桌,大家都是搬個凳子坐在炕邊上寫作業的,有時候也會爬到炕上寫,但是一般少,因為那會兒爸媽說那樣容易近視,所以我們一爬上去容易招來“皮肉苦”。那會兒幸福的就是寫作業僅有的半小時看電視時間,那會兒條已經好了家戶都有彩電,聽爸爸說他們以前都是好幾家在一個院子裏圍著一個黑白電視看的,而且那會兒都是天線,大家還要擺弄好一會兒天線去逮號。這一點相較而言,我們內心總能感覺到滿滿的幸福。電視裏響起了熟悉的旋律:丟丟丟,等等登燈,登凳等燈……86版遊記是我們那會兒的愛,本上天都會有電視台播,而且一到假就各種循環播,充斥著各個時間。那會兒我喜歡孫猴子,羨慕它有著十二變,有著金箍棒妖怪,會騰雲駕霧,那會兒時著自己要像他一樣可以飛,本領還那麼厲害該多好。後來就拿著家裏廢棄的拖布把,兩邊用金色的紙一包,站在房頂上各種模仿。那會兒感覺這樣子就開心,一個人就能在屋頂蹦蹦躂躂久。後來聽說身邊的夥伴小時候都這樣子玩過!半個小時到了,電視會準時的關掉,都不舍,委屈的鑽進窩裏,就連閉上眼滿腦子都是遊記裏的畫麵,好像自己化身孫悟在跟妖怪鬥,著著不不覺就睡著了……
(方的屋頂都是平的,在我們村裏好多上屋頂的都是土堆的一個坡,本好多都靠著土山,所以蹦躂是沒有危險的,也謝謝讀們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