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經過缸瓦市一個小古玩店,進去看了看。一看,他的眼睛亮了:他的那對核桃!核桃放在一個瑪瑙碟子裏。他掏出放大鏡,隔著櫥櫃的玻璃細細地看看:沒錯!這對核桃他看的次數太多了,核桃上有多少個小葫蘆他都數得出來。他問售貨員:“這對核桃是什麼人賣的?”——“保密。”——“原先核桃有兩個平絨小口袋裝著的。”——“有。扔了。——你怎麼知道?”——“小口袋是我縫的。”——“?”傅玉濤看了看標價:外彙券250。這時進來了一個老外。老外東看看,西看看,看見這對核桃。
“這是什麼?”
售貨員答:“核桃。”
“玉的?”
“不是玉的。就是核桃。”
“那為什麼賣那麼貴?”
售貨員請傅玉濤給老外解釋解釋。
傅玉濤說:
“這不是普通的核桃,是山核桃。”
“山核桃?”
“這種核桃不是吃的,是揉的。”
“揉的?”傅玉濤叫售貨員把玻璃櫃打開。傅玉濤把兩顆核桃拿在手裏,熟練地揉了幾圈。
“這樣。”
“揉?有什麼好處?”
“舒筋活血。”
“舒,筋,活,血?”
“您看這核桃的色,紅裏透紫,紫裏透紅,這是人的血氣透進了核桃。”
“血——氣?”
“把核桃揉成這樣,得好幾十年。”
“好幾十年?”
“兩代人。”
“兩代人,揉一對核桃?”
“Yes!”
“這對核桃,有一個名堂,叫‘子孫萬代’。”
“子孫萬代?”
“您看這一個一個小疙瘩,都是小葫蘆。”傅玉濤把放大鏡給老外,老外使勁地看。
“是雕刻的?”
“No,是天生的。”
“天生的?噢,上帝!”
“這樣的核桃,全中國,您找不出第二對。”
“我買了!”
老外付了錢,對傅玉濤說:
“Thank You,——謝謝你!”
老外拿了這對子孫萬代核桃,一路上嘟噥:
“子,孫,萬,代!子孫萬代!”
傅玉濤回家,炒了一個麻豆腐,喝了二兩酒,用筷子敲著碗也唱了一句西皮慢三眼:
“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
一天,他經過缸瓦市一個小古玩店,進去看了看。一看,他的眼睛亮了:他的那對核桃!核桃放在一個瑪瑙碟子裏。他掏出放大鏡,隔著櫥櫃的玻璃細細地看看:沒錯!這對核桃他看的次數太多了,核桃上有多少個小葫蘆他都數得出來。他問售貨員:“這對核桃是什麼人賣的?”——“保密。”——“原先核桃有兩個平絨小口袋裝著的。”——“有。扔了。——你怎麼知道?”——“小口袋是我縫的。”——“?”傅玉濤看了看標價:外彙券250。這時進來了一個老外。老外東看看,西看看,看見這對核桃。
“這是什麼?”
售貨員答:“核桃。”
“玉的?”
“不是玉的。就是核桃。”
“那為什麼賣那麼貴?”
售貨員請傅玉濤給老外解釋解釋。
傅玉濤說:
“這不是普通的核桃,是山核桃。”
“山核桃?”
“這種核桃不是吃的,是揉的。”
“揉的?”傅玉濤叫售貨員把玻璃櫃打開。傅玉濤把兩顆核桃拿在手裏,熟練地揉了幾圈。
“這樣。”
“揉?有什麼好處?”
“舒筋活血。”
“舒,筋,活,血?”
“您看這核桃的色,紅裏透紫,紫裏透紅,這是人的血氣透進了核桃。”
“血——氣?”
“把核桃揉成這樣,得好幾十年。”
“好幾十年?”
“兩代人。”
“兩代人,揉一對核桃?”
“Yes!”
“這對核桃,有一個名堂,叫‘子孫萬代’。”
“子孫萬代?”
“您看這一個一個小疙瘩,都是小葫蘆。”傅玉濤把放大鏡給老外,老外使勁地看。
“是雕刻的?”
“No,是天生的。”
“天生的?噢,上帝!”
“這樣的核桃,全中國,您找不出第二對。”
“我買了!”
老外付了錢,對傅玉濤說:
“Thank You,——謝謝你!”
老外拿了這對子孫萬代核桃,一路上嘟噥:
“子,孫,萬,代!子孫萬代!”
傅玉濤回家,炒了一個麻豆腐,喝了二兩酒,用筷子敲著碗也唱了一句西皮慢三眼:
“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