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商景行想要出國找他,不是幾乎不可能,是根本不可能。

莫長安離開的那一天,商景行來機場送他。李琴和莫建國本來也說要來送他的,但是被莫長安勸回去了。

反正他們倆已經辭了在公司的職務,隻要簽證辦下來,他們隨時可以去英國看他。

網站已經能夠正常顯示出來了,而人流量也因為網站被封的這一段時間下降了許多。

《江湖英雄傳》本來已經在籌備拍攝的階段,但也因為種種原因停了下來。

一時間網上人心惶惶,任何帶有相關信息的言論都會消失在網絡上。而小說中帶有那一段時間內容的作者們,都小心翼翼、低調做人,生怕自己辛辛苦苦寫的小說一不小心也404了。

莫長安的微博非常平靜,這段時間內一個新增評論都沒有。而他在龍圖上的小說下的評論區,全部被封,處於禁止評論的狀態。

雖然沒有命令發文,但上麵的態度,大家是知道了的。

經過長達十一個小時的飛行之後,莫長安終於回到了地麵。腳踩著大地的感覺,還是要放心得多。

飛機上禁製使用通訊工具,雖然有係統圖書館可以解悶,但是連著坐十一個小時,任誰都是受不了的。

走在陌生的街頭,無論是人、車還是建築,帶著濃濃的異域風情。

莫長安叫了個出租車,用英語告訴司機自己的目的地之後,便開始給大家一一報平安起來。

司機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也也沒說什麼,就往目標地點駛去。

莫長安參與交換的學校是倫敦大學,不過倫敦大學是沒有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但當倫敦大學這邊負責交換生項目的老師聽說莫長安是寫《諸神黃昏》的那個莫長安了之後,主動邀請他來倫敦大學的宗教學專業進行學習。

被吳悅銘這麼一弄,國外鮮少有人不知道《諸神黃昏》這本書的。因為書中不止涉及了華國的宗教,還有世界各地的宗教。

鮮少有書會將這麼多宗教都寫進去,莫長安是第一個。

而且在他的書中,他們民族宗教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像別的華國人寫的那般,把他們統一劃歸成一個侵略者的形象。讓他們在看到自己的信仰的同時,還能了解到其他文化的宗教特征。

很棒的一本書。

可惜的是,他居然出生在華國。

出生在一個表麵上說著平等,但並不言論自由的國家。

真正意義上的言論自由,實際上是要做出一部分犧牲的。華國的治安世界第一好,破案率世界第一,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

如果每個人都言論自由,那麼國家的管理將會亂套。所以華國很少出現如國外那邊隨隨便便就能見到的□□示威、罷工示威等情況。

宗教學對莫長安並不算難,因為他在寫《諸神黃昏》的時候,看了太多的參考資料,英語的原文書籍也有許多。他記性好,在看書的時候,就把涉及到的專業詞彙記了下來。

雖然沒有生活在英語的語言環境之下,但他完全可以和外國人進行流暢的交流,前提是,對方沒有口音。

比起美式英語隨意的發音,英式英語的發音更突顯一個人的氣質。但倫敦聚集了許多外來務工的人員,口音很雜,莫長安他們宗教學的一名專職老師就是從墨西哥來的。

口音很重,幾乎很難聽懂。如果不是莫長安每次上課前都進行預習的話,完全沒辦法跟上他的節奏。

而且這個老師酷愛提問,也不喜歡點舉手的人回答問題。有一次莫長安就被點到了,好巧不巧,他剛好沒聽懂老師的問題,兩人就在那大眼瞪小眼看了一會兒,他旁邊的同學提醒了一下他,這才緩解了尷尬。

宗教學是哲學下屬的二級學科,所以他們宗教學的課程是有哲學的。

教他們西方哲學的教授是一名和藹的老太太,比起教授來說,她更喜歡大家稱呼她為史密斯女士。

她每次來上課都穿著不同的古典長裙,講課的時候雙手更喜歡交叉放在身前,語速既不快也不慢,非常有氣質。

莫長安聽他的同學們說,史密斯女士是一位真正的貴族,有爵位的那種。在倫敦的富人區有一棟占地麵積不小的別墅,在郊區還有莊園。

但她從小就喜歡哲學,最後選擇來倫敦大學成為一名哲學的老師。

雖然燕大的學業比起其他大學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多的了,但莫長安在這裏,才感受到什麼叫做課業繁重。

他幾乎每天都要花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時間來學習,不然就會完成不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並且跟不上課程。這是他穿越過來之後,在高中階段都沒有感受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