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小鬼作怪,下邊惡魔橫行,中央的指令傳不到基層,陽奉陰違,最終被架空,整個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隨著啟的存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他獲得的信仰之力也越來越多。他幫助那些人拔除趴在肩上的惡魔,幫助大家解決街邊四處可見的小鬼。
啟很快就代替了別的神仙成為一方土地百姓的唯一信仰,但等待著他的卻不止小鬼和惡魔。
華國人是龍的傳人,大部分人根骨絕佳,適合修煉。
外域修者破空而來,他們修的是自身,煉的是本心,與神道恰恰相反。
失去了信仰,啟會隨著時間慢慢消散。
而外域修者,無論何時,掠奪天地靈氣,強化自身,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逆天而行,卻也忽悠到了一部分人同他們修道。
短短一段時間,華國龍脈存留的龍氣被修者掠奪一空,龍脈不穩,大旱、大澇、地震不斷,各地災難頻發。而龍氣擴散,更是吸引來了西方鬼神的注意,吸收了龍氣的小鬼、惡魔們更為難纏。
西方的天使也跑來東方的土地搶奪信仰。
啟收到的願力從一開始的吃飽穿暖變成了國泰民安。
啟存在的意義就是滿足人的願望,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那群修者,他們本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借助著眾人的信仰與願力,啟與諸神大戰了一場,將外來的角色全都趕出了神州大地,但他也因為神力耗盡而進入了沉睡之中。
故事大致的走向就是這個樣子,其中信仰啟的百姓代表了一類人,利己主義的修者又代表了一類人,而小鬼和惡魔代表了人性的黑暗麵,西方的天使和神也代表了他們這一類人。
當啟再次蘇醒的時候,世界已經變了模樣,房子高聳入雲霄,街上鐵盒子在到處跑。而他的信仰之力消失殆盡,無論如何,他都感受不到一絲能量,他被公園中的一個小孩從土裏刨了出來。
“凡人,獻上香火,吾將實現汝之願望。”
小家夥眨巴眨巴眼跑回了家,沒多久,又跑了回來,奶聲奶氣地對啟說道:“媽媽說,我們隻有靠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靠別人是永遠不能長大的。我想要長大,所以我得自己實現願望。”
說著,小孩把啟埋了回去。
那句話已經耗費了啟的所有神力,他隻能靜靜地待在自己的神像中,等待著消亡。
這個故事花了莫長安接近一年的時間,足足寫了三個筆記本,最後才將其謄到了電腦上。
全文二十多萬字,他想在雜誌上發表這篇小說,但是投過去的稿子無一例外都被退了回來。裏邊涉及到的政治方麵的問題太敏感,沒有雜誌社敢承擔風險,即使投稿的人是莫長安也一樣。
早在一年前,莫長安從Y省回到學校的時候,就有影視公司聯係龍圖,把《江湖英雄傳》的影視改編權買了去,到現在已經快拍攝完畢了,大約會在下半年十月份分左右開播。
至於他的新小說,他把它命名為《諸神黃昏》。
《諸神黃昏》本是北歐神話中一場劫難的華文譯名,現在被莫長安用在了自己的小說上,卻也無比貼切。
啟與諸神魔大戰之後,與他們簽訂下了永不入華的契約。啟沉睡之後,華國便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無神的國家,一切的成果全部靠自己的努力奮鬥而得。
在寫作的過程中,他查了許多資料,在處理一些拿不準的東西的時候,也問過程學英和鍾毓秀,兩個人對他的小說提出了許多有用的意見。
“那個年代的還原度相當高,就連曾經經曆過那個年代的我,也差點信了你的鬼話。”程學英取笑莫長安道。
而鍾毓秀,則是在宗教方麵給予他領導,幫他完善了書中不同的角色代表的不同特性。
“發出去吧,單是從文學方麵來講,你這本書就值得被大家看到,非常具有代表性。”
“如果發表有困難的話,燕大出版社那邊,我倒是還有幾分麵子。”
兩個人的話中,都告訴了莫長安這本書發表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也都給予了莫長安肯定的答複,兩人都支持他發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