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1 / 1)

[1]善撲營:清廷內衛部隊的一支。

[2]數來寶:曲藝的一種,用係有銅鈴的牛骨或竹板打節拍,多為即興編詞,邊敲邊唱。

[3]康梁:康有為、梁啟超。

[4]早半天:上午。

[5]貴庚:敬辭,問人年齡。庚,指年齡。

[6]外場人:指在外麵做事,見過世麵的人。

[7]纖手:又稱拉纖的,給人介紹買賣的人。

[8]分心:此處意同費心。

[9]咂摸:仔細琢磨。

[10]覺乎:覺得。

[11]閑在:清閑自在。

[12]陶朱之富:指擁有巨額財產。陶朱,即陶朱公範蠡,春秋時期越國的大政治家,功成名就之後辭去官職,三次經商成巨富。

[13]譚嗣同:戊戌維新的領導人之一,戊戌維新失敗後,於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14]聖之時者:指識時務的聖人,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

[15]allright?:此處意為“好嗎?”

[16]“yes”:此處意為“對”。

[17]長辛店大戰:北洋政府時期內戰之一,1922年4月26日至5月4日發生於中國北平西南一帶。

[18]抓伕:在舊社會,軍隊強迫老百姓服勞役,伕,即“夫”。

[19]嚼穀:口糧、生活費。

[20]女招待:舊時飲食店、娛樂場所等雇傭來招待顧客的青年女性。

[21]紫薇星:北極星。

[22]五供兒:中國民間祭祀時盛放祭品的器皿,一套為五件。

[23]三四十年前,北京富人出殯,要用三十二人、四十八人或六十四人抬棺材,也叫抬杠。另有四位杠夫拿著撥旗,在四角跟隨。杠夫換班須注意撥旗,以便進退有序;一班也叫一撥兒。起杠時和路祭時,領杠者須喊“加錢”——本家或姑奶奶賞給杠夫酒錢。加錢數目須誇大地喊出。在喊加錢時,有人撒起紙錢來。(原注)

[24]黃龍旗:清朝第一麵國旗,1888年誕生,1912年1月10日,由五色旗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