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章 財富神話(2 / 2)

甚至他們壓根就不在意集團的盈利和銷售額,對於他們來說,財務報表隻是一個參考而已。

所以但凡是購買了金牌集團的人都在吹捧金牌集團,將金牌集團吹捧成華夏娛樂第一股,並且認為金牌集團會壟斷整個華夏娛樂產業。

在這些人的吹捧下,金牌集團的股價不斷推高,雖然沒有像剛剛上市那樣瘋狂的上漲,但總體來說,是穩中有升。

而李霖也借助這個機會,小規模的套現手中的股票。

他很清楚,一旦他大規模的拋售股票,很容易給市場一個集團出了問題的印象,然後股票大跌,所以他先是通過隱秘交易交易給海外的賬戶,然後由海外的賬戶來出售這些股票。

按照道理來說,他此時的行為已經觸犯了規則,不過沒人來管。

在金牌集團上市過程中狠狠喝了一回血的證監局對李霖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怕是他們察覺到了金牌集團的股票交易出現異常,也沒有任何去查的意思,放任李霖在其中操縱。

實際上這是很正常的。

如果證監局什麼都管的話,華夏股票市場也不會有那麼多坐莊的事情出現,要知道,在國外,這種坐莊行為都是見不得光的,因為一旦被證監局抓住,立馬就會被處以巨額罰款,但是在華夏就不一樣了。

證監局根本就不管這些,隻要你坐莊沒有被報紙披露出來,或者幹脆哪怕是披露了出來,也僅僅處以一些毛毛雨的罰款,就股市環境而已,華夏的股票市場比國外的股票市場寬鬆了不知道多少。

也正是因為這種市場,許多國外的熱錢在進入華夏股票市場之後屢屢碰壁。

道理很簡單,他們看好某一支股票,在市場上大量吹噓這支股票的價格,但坐莊的隨便弄幾條醜聞出來,哪怕是醜聞是假的,也可以輕而易舉的讓股票價格大跌,同樣的道理,也會出現在抬價上麵。

不管這支股票背後的公司財務如何的難堪,隻需要放出幾條消息,就可以輕輕鬆鬆的拉升股價,在這個圈子裏麵,資金和分析能力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你在華夏耳朵權利。

這是權利的遊戲。

而國外,雖然有錢有分析,雖然會對股票的業績、未來進行全方位的評估,但是他們缺少了金錢,所以除了高盛集團之外,其他的熱錢來到華夏之後幾乎全軍覆沒了。

所以才有高盛最了解中國的說法。

和北大合作的他們,從一開始,就走上層路線,走精英路線,玩的是權利,通過權利獲取金錢,這是中國的特色。

高盛集團了解特色,所以他們成功了。

他們小心翼翼的在權利和金錢之間尋找平衡,既不惹怒華夏政府,又獲取大量的金錢。

李霖將自己的股票減持到51%之後,就停止減持,雖然他需要大量套現資金,用於未來的收購,但是不代表他允許別人奪走自己的股票,51%的股票已經是底線了,再低的話,如果別人有心的話,是可以通過種種手段奪取他對金牌集團的控製權。

不過他雖然減持到了51%的股份,但是其他的股份並沒有立即套現,而是遊走於海外賬戶之中,根據齊向東的預計,大約需要三個月才可以將這部分股票徹底拋售,當然,是不引起市場注意的拋售。

“三個月足夠了。”

李霖心裏計算了一下:再過半年,次貸危機就會初露崢嶸,隨後,一發不可收拾的席卷全球,最終引發一場經濟危機,重創全球的市場,使得每個公司的日子都不好過,那個時候,取得了過冬糧食的金牌集團將大幅度奪取市場。

他還記得,次貸危機中,因為各大銀行縮緊銀根的關係,居然沒有公司願意投資大製作,甚至連《哈利波特》這樣的製作都停了一年,這是好萊塢最虛弱的一年,如果有市場想要超越好萊塢,那麼在這個時候上場各種大製作,在全球攻城掠地,最終奪取市場是最好的機會。

不過可惜的是,沒有人抓住這個機會。

華夏不行,日本不行,韓國就更不行了,所以大家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隨著次貸危機的影響初步過去,好萊塢漸漸的從虛弱之中恢複過來,繼續成為全球市場的霸主,在全世界攻城掠地。

尤其是華夏市場的井噴,更是讓好萊塢將目光徹底投注過來,好萊塢六大巨頭聯手入侵華夏娛樂圈,一步一步撬開華夏市場的大門,使這個市場徹底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