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局管理速度果然很快,僅僅在李霖遞交了申請之後的三天時間裏麵,移民局就將綠卡送了過來,而且還是直接送貨上門的那種。
之後,李霖參加了共*和*黨舉辦的慈善晚宴,在上麵和布什總統聊了兩句,捐了一千萬美元做慈善之後,他和共*和*黨的關係就好了,不少共*和*黨的成員邀請李霖去他們家中‘坐坐’,而李霖也欣然前往。
與此同時,宣傳也全麵展開。
“《歌劇2》演唱者李霖首張英文專輯降臨,《M.快樂》邀請你聆聽天籟之音。”在環球唱片強大的資源傾注下,許多報紙和雜誌都開始宣傳起李霖這張名為《M.快樂》的專輯。”——《洛杉磯時報》。
“繼《歌劇2》之後,李霖挑戰美國歌壇所有風格,《M.快樂》以無與倫比的姿態來臨,帶給美國歌迷難以想象的視聽實驗。”——《紐約時報》。
“來自於遙遠東方的歌手,李霖一人攪動美國歌壇風雲。“——《時代周刊》。
作為共*和*黨的主力支持者,《時代周刊》在李霖全麵支持共*和*黨之後立即投李報桃,盡管不是封麵,但依然讓李霖的聲勢大漲。
《時代周刊》是什麼?那是美國三大主力刊物,影響力巨大,涵蓋的人群數以千萬計,不僅僅有歌迷、影迷還有其他的不關心娛樂圈的美國民眾。
上了《時代周刊》就等於入了他們的眼睛,先不說能夠吸引他們,光是開拓自身的受眾就足以讓任何人都羨慕了。
就像是MJ一樣,不管你喜不喜歡聽歌,都知道MJ這個人,他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歌壇,擴散到全世界去了。
在美國,想上《時代周刊》,也隻有那些天王天後發新專輯的時候才可以,其他的歌手想要上《時代周刊》,也隻能等到自己的專輯造成非常大的反響之後才行。
在遙遠的亞洲,李霖的新專輯也引起了風暴。
“李霖首張英文專輯《M.快樂》即將發行,眾多網友大為期待。”——紅浪新聞。
“不是第一次的第一張英文專輯《M.快樂》即將和全球的歌迷見麵,李霖能否徹底在美國站穩根腳就看這一張專輯了。”——《當代歌壇》。
要說誰對李霖最上心的,還屬於《當代歌壇》。
和其他的音樂雜誌有跨國資本在背後不一樣,《當代歌壇》屬於真正的華夏的資本,所以對於華夏歌手崛起於美國,最高興的還屬於《當代歌壇》。
“在李霖連續兩張中文專輯,一張韓文專輯、一張韓文EP、兩張鋼琴專輯打破紀錄之後,李霖終於選擇走向了所有亞洲巨星都會走的道路,那就是進軍國際。”
“而進軍國際首先要麵對進入的就是美國市場。”
“李霖的一首《歌劇2》在美國名聲鵲起,甚至霸占了公告牌榜首的位置長達兩周之久,即便是現在,也依然在公告牌前十之位。”
“而現在,他一張《M.快樂》發行,正是要徹底在美國站穩根腳,一旦成功,他將成為華夏第一位成功進軍國際的歌手。”
“本雜誌會連續跟進,為眾多歌迷帶來最新的消息。”
《M.快樂》來了。
隨著眾多報紙和雜誌以及網絡媒體的報道,歌迷之中,關於《M.快樂》的討論也如同狂風掃落葉一樣掃了過去。
“李霖的新專輯終於要來了,雖然是全新的英文專輯,但從《歌劇2》就看得出來,李霖對於其他語言的歌曲有著很大的理解,希望這張專輯質量好吧!”
“《M.快樂》,好奇怪的名字,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
“我也不知道,沒什麼消息過來,畢竟這張專輯是英文專輯,主打的是美國市場,我們這裏信息太少了啊!”
“說得也是,畢竟英文在華夏屬於小眾語種,喜歡的人不是很多。”
英文專輯在華夏銷量一向不好,不管是MJ的還是誰的,盡管喜歡的人眾多,但賣得就是不好。
更多的人選擇在網絡上付費下載。
“《M.快樂》,好奇怪的名字,聽起來好像外國的,但美國也沒有這種名字吧!”
其他歌迷的貼吧也在討論《M.快樂》這張專輯。
畢竟這是第一張直接表明要打入美國市場的專輯,許多人都在議論紛紛,不管是不是李霖的歌迷,都對此很興奮。
因為這意味著華夏的文化即將傳播到美國,並且通過美國為跳板,傳播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