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讓《洛杉磯時報》的編輯沒想到的是,《歌劇2》在登陸美國公告牌當天就憑借著海量的網絡下載量,直接將劣勢抹平,空降美國公告牌第三十名,將一眾美國一線二線歌手拋在後麵。
“瘋了。”
“怎麼可能。”
“一個華夏人而已。”
眾多歌手都在驚呼。
本來《歌劇2》衝擊公告牌的時候誰也沒當一回事,畢竟李霖隻是一個華夏歌手,盡管他在亞洲是天王,可這裏是美國。
然而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他們看不上的《歌劇2》,在當天就空降美國公告牌第三十名,將一眾看不上《歌劇2》的歌手直接打蒙了
“是不是公告牌的數據出現錯誤了?”
“沒發EP,沒發專輯,失去了這一塊的銷量,僅憑美國網絡的下載量,怎麼可能會到這麼高的名次?”
美國公告牌,全世界最強勢的一個榜單,它代表著數千萬人的關注,不知道多少歌手都時時刻刻的盯著這個榜單,同時也有無數的歌手,甚至是國外的天王天後們將自己的歌曲往公告牌上麵送。
上麵強手如雲,高手如雨。
李霖僅憑一首單曲《歌劇2》就打入美國公告牌,而且還取得這樣的名次,對於許多歌手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這是很正常的。”
一個知名音樂人在報紙上點評說道:“《歌劇2》這首歌本身的質量我就不說了,單憑歌迷和音樂人對它的好評就看得出來,這是一首非常優秀的經典之作。”
“那種直擊人心靈的力量,讓歌迷對它愛不釋手。”
“但是在此之前,《歌劇2》的資源卻沒有流出,它依然隻在大洋彼岸傳遞。”
“當時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明明備受好評,李霖卻不放出《歌劇2》?這不是浪費嗎?再好聽的歌曲如同聽的人不多,也不可能成為經典之作。”
“現在謎底揭開了。”
“不是人家不放出資源,而是人家在為美國公告牌做饑餓營銷。”
“當一首備受好評的歌曲在美國下載不到的時候,歌迷都會心裏癢癢,想方設法尋找資源,而隨著《歌劇2》登陸美國公告牌,資源流出,大量的歌迷開始下載《歌劇2》,憑借著這種做法,一下子就使得《歌劇2》衝上了美國前三十的位置。”
“原來是這樣。”
但凡是看過這個評論的人心底都恍然了,然後就在心底暗罵李霖耍陰招,接著就後悔自己怎麼沒想到這個招數。
公告牌有多麼難上,他們心裏都很清楚,能夠空降公告牌的莫不是美國小天王小天後或者天王天後。
李霖憑借著一首《歌劇2》、一場炒作、一種策略就硬生生的從美國眾多一線歌手、天王天後的絞殺之中擠了進去,空降公告牌第三十名。
不過罵歸罵,他們心裏卻也知道,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首先,你的歌要好,你的歌如果不好的話,即便是玩饑餓營銷,也吸引不了歌迷,歌迷可不是音樂人。
音樂人憑借著關係讓他說一兩句好話是很容易的,但歌迷你能夠收買得一個,難道還能收買一大票?
其次,如果歌好的話,還需要玩饑餓營銷?
美國本土的歌手和李霖不一樣,他們都有自己的人氣,玩饑餓營銷一個不好就把自己的人氣給賠進去了。
畢竟美國的歌迷可不是什麼善渣,他們一看自己希望的偶像居然連資源都不給自己,到時候什麼難聽得話都說得出來。
唯一可以玩饑餓的營銷的大約就是那些和李霖一樣來自於國外的明星。
不過不管這些歌手怎麼想,李霖憑借著《歌劇2》成功進入美國公告牌,立即就火爆了起來。
不知道多少歌迷在看了美國公告牌之後,對《歌劇2》產生了興趣,萌生聽一聽的想法,然後瞬間被擊中心靈,成為《歌劇2》的俘虜。
“空降第三十位,《歌劇2》創造的奇跡。”
《紐約時報》驚歎《歌劇2》創造出來的成績,而《歌劇2》也以一種正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從網絡蔓延到現實,並且全麵火爆了起來。
“全麵火爆,來自於華夏的天王李霖以一首《歌劇2》征服美國歌迷,筆者有理由相信,要不了多久,《歌劇2》將成為年度最火爆的單曲。”
“隻要李霖下一首歌還保持一定的質量,那麼李霖將徹底在美國站穩根腳。”
“筆者在這裏歡迎李霖先生來到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