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歌劇2(下)(1 / 2)

“……Ветер осенний стучится в окно,

Плачет опять надо мной.

Ночью гроза, А на утро туман……。”

李霖沒有理會呂洋的話,他僅僅隻是淡淡的唱歌,步調不慌不忙,根本就沒有受到呂洋的影響。

“不行。”

呂洋煩躁的說道:“這首歌不行。”

“這首歌一聽就是爛歌。”

“根本就不行。”

“你聽我的,將《More》發單曲。”

呂洋根本就不想繼續聽下去了。

什麼歌是好歌,什麼歌是爛歌,他一聽就知道,作為一個錄音師,他最擅長的就是辨別歌曲是否流行。

而辨別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將自己置於大眾之中。

大眾喜歡什麼,他就喜歡什麼,隻要他喜歡的,大眾必然也會喜歡。

聽起來很簡單,但就是這種很簡單的事情,許多錄音師卻做不到,因為他們已經脫離大眾了,反而沒有大眾對歌曲的欣賞能力。

真正頂級的錄音師,應該在保持自己的專業技能的同時,欣賞水平努力的傾向大眾,當然,也不能脫離高端音樂,簡單的說就是要善於模仿任何一種類型的觀眾。

喜歡搖滾的觀眾喜歡什麼樣的搖滾,喜歡鋼琴曲的觀眾喜歡什麼樣的鋼琴曲,這些都應該知道得一清二楚。

“這首歌的確不怎麼樣。”

錄音師在心底搖搖頭,“不過也對,李霖雖然是音樂鬼才,但畢竟第一次涉足到美國音樂,能夠有一首非常棒的說唱歌曲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再強求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

忽然,李霖停頓了一下,隨後,一聲充滿爆發性的高音猛地飆了出來。

“嗚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頓時,呂洋被嚇了一跳,“這是什麼鬼聲音?”

“飆高音?”

“李霖你怎麼了?”

“嗚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李霖再一次飆高了音,整個人的聲音在富有穿透性的同時也擁有了一種特殊的美感。

“好像蠻高聽的。”

“等等。”

“見鬼,我感覺我被吸引了。”

錄音師和呂洋在被嚇了一跳之後立即就意識到剛才的聲音是整首歌的精華所在。

一聲高音,具備特殊的魔力,深深的吸引了他們。

而吸引了他們,不就等於吸引了觀眾了嗎?

“你是怎麼做到的。”

錄音師按耐不住問道。

“Дом мой достроен……。”

李霖沒有理會他們,繼續唱著,依然保持剛才那個調子,然而在此時,在也沒有人敢輕視李霖的歌曲了。

“這種普普通通的前奏音搭配具備高爆發,高穿刺性的高音,居然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也正是強烈的對比,才深深的吸引了我。”

呂洋反思著自己的剛才舉動的,對李霖此時簡直就是敬佩。

高音前麵那段很普通,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甚至因為模仿閹伶歌手的唱法而導致呂洋對這首歌有些反感。

但當他拋開偏見的時候,當李霖唱出高音的時候,他才發現,高音之前的鋪墊有多麼的神,簡直就是神來一筆。

高音很震撼,但在前麵那段普通的音節之下,高音才顯得更加震撼。

有襯托,才能精彩!

《歌劇2》這首歌完全將這種行為發揮得漓淋盡致。

“這是一首經典的歌曲。”呂洋下了評論之後,立即認認真真的看起了曲譜。

“嗚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嗚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充滿爆發性的高音再次降臨,瞬間擊中呂洋的心靈,然後猛地收尾,輕輕的走掉,造成一種失落的感覺。

“不可思議。”

錄音師道:“這首歌將反襯的手法發揮得漓淋盡致,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李霖沒有開口,隻是微微笑著。

來自於維塔斯的《歌劇2》一經出現,立即就從俄羅斯一路紅到美國,最終紅遍全球,而在音樂人的口中。

這首歌也被冠以‘經典之作’的名頭,是口碑非常好,傳唱度非常廣的一首歌。

而維塔斯本人也憑借著這首歌一舉成為國際巨星,被譽為‘海豚音王子’。

“你剛才的唱法是在模仿閹伶歌手?”

呂洋忍不住問道,“你知不知道你模仿閹伶歌手,會讓許多音樂人很不舒服。”

閹伶歌手最早出現在16世紀,當時由於女性無法參加唱詩班也不被允許登上舞台,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首先引入了閹伶歌手,他們挑選出那些嗓音洪亮的清澈男童,在進入青春期前通過殘忍的閹割手術來改變他們發育後的聲音,因為體內的性激素發生變化,他們的聲道會變窄,有利於音域的擴張,加上巨大的肺活量和聲理體積,使他們擁有了超過了常人3倍的非凡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