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華流演唱會(一)(2 / 2)

“現在我們就要在日本和韓國製造哈中族,製造華流。”

“這就是你命名華流演唱會的原因所在?”張慧妹若有所思的問道。

本來這個演唱會不叫華流演唱會而是叫華夏演唱會的,是李霖一意孤行,勸說張學友改名的。

現在她明白了,感情李霖是要掀起華流。

“是的,擊潰韓國歌壇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韓國國內掀起華流還是應該可以的。”李霖掃了一眼專機裏麵的歌手。

此時的歌手們一個個都戴著耳塞在聽歌,除了少數關係交好的歌手,其他人都是一幅生人勿近的模樣——實際上,歌壇的歌手都有種王不見王的態度。

“這裏彙聚了整個華夏最好的歌手,他們的音樂就是掀起華流的武器。”李霖道:“一旦華流擴大,我們華夏的音樂就會源源不斷的湧入韓國,和韓國本土的歌手競爭,一步一步削弱韓國本土的歌手。”

韓國市場就那麼大,歌手又多了,競爭壓力本來就大,現在加入了華夏歌手,不愁不能壓縮韓國歌手的生存空間。

“為什麼不是日本?”張慧妹好奇了起來,“日本比韓國市場要大吧!”

“但日本很不好進入。”李霖笑看了張慧妹一下,“日本市場雖然大,但日本是女星的天下,在過去,男星一直以妖異的妝容來討好日本歌迷。”

“而且日本歌手的唱功和我們比起也是不差太多的。”

“另外,我什麼時候說過要放過日本了?”

李霖伸伸懶腰,“韓國,日本,都要舉辦華流演唱會,都要掀起華流,隻不過攻略的重點在韓國而已。”

李霖前世,韓流才是大敵,至於日流,那根本就沒成什麼氣候,而且日本自身的電影產業極為薄弱,除了2D動畫這個奇葩之外,電影早已淪為好萊塢的傾銷地。

相對而言,韓國就在崛起了,在影興會的支持下,韓國源源不斷的湧現出好的電影,像《太極旗飄揚》、《漢江怪物》這些大製作電影都是影興會在背後支持。

“而且,你不覺得華夏在韓國的影響力比在日本小得多嗎?”李霖笑著說道,在歌壇的黃金時代,華夏的歌手一窩蜂的往日本跑,很少有歌手往韓國跑。

一來是韓國市場小,華夏歌手看不上;二來也是因為韓國競爭壓力大,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華夏歌手在日本市場的影響力比在韓國大得多。

“難道不好嗎?”張慧妹皺著眉頭再次開口。

“不是不好,而是不能放任韓國歌壇的崛起。”李霖毫不猶豫的接了下來,韓流在後世到底到了什麼地步,李霖可是很清楚的。

歌手、綜藝節目、電視劇,全麵打入華夏市場,而且還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塑造了相當大的一批腦殘粉。

那些張口歐巴,閉嘴歐巴,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的腦殘粉真心不要太多。

“親愛的旅客,由帝都飛往韓國漢城的K761次專機已經到達,請旅客們做好下機的準備。”

一條廣播傳了出來,正在聊天的李霖和張慧妹立即閉上嘴巴,整理衣服。

“? ?。”

“? ?。”

“?? ?。”

飛機剛剛停穩,震天的喊聲就傳了過來,種種高喊、尖叫,此起彼伏,超過半數喊的是李霖的名字。

“你在韓國的人氣真高。”張慧妹膛目結舌的說道,她早聽說李霖在韓國人氣很高,不過她沒想到李霖在韓國的人氣居然這麼高,這不是外國明星應該有的待遇。

“一張單曲EP、一張韓文專輯再加上一部電影累積下來的人氣,不過韓國這地方更新換代太快,我長時間不出現在韓國,人氣恐怕就要大跌了。”李霖倒是不怎麼在意。

在華夏,比這更大的陣仗他都遇見過。

機艙門緩緩的打開,張學友第一個下去,其次就是其他的天王天後,等其他的老天王天後下去了之後,李霖才走了下去。

這是規矩。

同等地位下,後輩給前輩讓路。

當李霖走下來的時候,四周的鎂光燈立即亮了起來,比前輩們更多、更熱烈的吼聲練成了一片,瘋狂的歌迷組成熱情的海洋。

時不時有李霖的歌迷衝了出來,然後又迅速被拉了回去,更有的歌迷聲嘶力竭的喊著,眼淚都留了下來。

隨後走出來的是張慧妹,她連續走快了幾步,在李霖耳邊笑著說道:“有些人不高興了。”

李霖聞言抬頭看了一眼,正好對上幾雙不滿的目光——在這種場合輸了人氣,沒有人會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