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在榕樹下“躺著讀書”論壇,發過一個帖子,感歎莫言有高密東北鄉,餘華有浙江海鹽小鎮,蘇童有香椿樹街,賈平凹有商州,張承誌有西北回族的黃土高原、黃泥小屋一那一代人,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偉大的作家,都各有各的鄉愁,而我們現在這一代人有什麼?

在長大成人的這些歲月裏,我眼睜睜看著自己住過的家,讀過的小學和中學,工作過的地點被一一拆除。想要尋找童年生活過的地方,無論以前搬過多少次家,尋訪所見都是相同光景:同樣的高樓大廈,同樣的車水馬龍,但已不是故鄉。記憶中的一切麵目全非,就像一個被送去韓國整容回來的姑娘。我們是沒有故鄉的一代人,或者故鄉已成他鄉。

直到有一天,當我寫了“最漫長的那一夜”係列十幾篇後,突然發現自己找到了什麼一在這個時代,所有人的故鄉都會被毀滅。唯獨記憶不會。記憶保存了我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期,哪怕隻是昨天。記憶也不僅是自己的一生,還有我們的父輩,甚至遠在我們出生之前的祖先們。有些人徒勞地尋找“精神故鄉”,幹脆逃離城市雲遊四方。而對於出生在這裏的我來說,根本無處可逃,也是川流不息的天命。當我為此而煩惱之時,卻忘了這恰好就是我們的鄉愁。

汪峰在《北京北京》裏唱道:“我在這裏歡笑,我在這裏哭泣。我在這裏活著,也在這兒死去。我在這裏祈禱,我在這裏迷惘。我在這裏尋找,也在這兒失去。”

十九世紀並不遙遠,在巴黎的窮街陋巷裏,大概也住滿了這些追夢的人。於連在德·拉莫爾侯爵的府邸裏抄寫情書;瑪蒂爾德在每年的四月三十日為祖先而身著孝服;冉阿讓守衛著他的珂賽特宛如吸血鬼不能走到陽光下;高老頭、拉斯蒂涅與伏脫冷寄居在包羅萬象的公寓裏,就像在二〇一六年歐洲的寒冬中逃亡的阿拉伯難民們一就在此時此刻,這個剛剛開頭的世紀裏,在中國的許多個城市,上演著大體相同的故事。沒有什麼天生的貴族,仿佛一夜之間就會煙消雲散;也沒有什麼天生的賤民,你確有千分之一的機會出人頭地。

而在過去的七年裏,我把工作室搬回了長壽路,從陽台上俯瞰長壽公園,流浪歌手與廣場舞大媽們輪流“衝上雲霄”。每逢夜幕降臨,美麗的姑娘們盛裝出門上班,我把她們個個想象成卡門,而不是茶花女或杜十娘。就像你看到的《長壽公園的凡·高與卡門一夜》,雖然我從沒見到過凡·高。黃昏的公交車站邊,每個人的目光疲憊不堪。我走過一個個路邊攤,意外尋到一本爸爸從前工廠圖書館裏的舊書。深夜的路邊堆滿大排檔,感謝本地城管的工作懈怠,無數人在這裏度過最漫長的那一夜,讓我依次看到巴爾紮克與雨果筆下的一個個名字。

那一年,我在榕樹下“躺著讀書”論壇,發過一個帖子,感歎莫言有高密東北鄉,餘華有浙江海鹽小鎮,蘇童有香椿樹街,賈平凹有商州,張承誌有西北回族的黃土高原、黃泥小屋一那一代人,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偉大的作家,都各有各的鄉愁,而我們現在這一代人有什麼?

在長大成人的這些歲月裏,我眼睜睜看著自己住過的家,讀過的小學和中學,工作過的地點被一一拆除。想要尋找童年生活過的地方,無論以前搬過多少次家,尋訪所見都是相同光景:同樣的高樓大廈,同樣的車水馬龍,但已不是故鄉。記憶中的一切麵目全非,就像一個被送去韓國整容回來的姑娘。我們是沒有故鄉的一代人,或者故鄉已成他鄉。

直到有一天,當我寫了“最漫長的那一夜”係列十幾篇後,突然發現自己找到了什麼一在這個時代,所有人的故鄉都會被毀滅。唯獨記憶不會。記憶保存了我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期,哪怕隻是昨天。記憶也不僅是自己的一生,還有我們的父輩,甚至遠在我們出生之前的祖先們。有些人徒勞地尋找“精神故鄉”,幹脆逃離城市雲遊四方。而對於出生在這裏的我來說,根本無處可逃,也是川流不息的天命。當我為此而煩惱之時,卻忘了這恰好就是我們的鄉愁。

汪峰在《北京北京》裏唱道:“我在這裏歡笑,我在這裏哭泣。我在這裏活著,也在這兒死去。我在這裏祈禱,我在這裏迷惘。我在這裏尋找,也在這兒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