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的笑容。借機給天青嘯安排大量的差事;借故將她調回宮內……

丫頭始終沒有怨言,她對朕一如既往,她對政事國事一如既往,有難題的地方,總會有她的身影。

送走六國使臣,朕刻意安排老九前往高麗,自己則隻帶著天青義和這丫頭南巡。

朕希望天青義能夠抓住最後的機會,打動丫頭的心。

可朕錯了。即使浪子回頭,有些秉性他始終改不了。朕可以一日三餐隻用簡單的菜色,丫頭也可以,可天青義就不行,必要每餐山珍海味;

朕可以粗布葛衫,和丫頭微服看望災民,天青義毫不憐惜那些妻離子散慘遭天災的百姓,竟然嫌他們髒;

身為女子向來整潔的鸞兒丫頭,可以陪著朕坐在堤壩邊上,和河工聊天,天青義卻一臉厭惡的告病離開……

無怪乎那丫頭對天青義不滿,朕看在眼裏,心底也在歎息。

如果不是仙子轉世,這丫頭真正的身世應該是什麼?

她怎麼會有那麼多鬼點子?家長會、親子同樂、開設孔子學院、語言考試、用畫像讓孩子們銘記朕的恩德……

她總能帶給朕新奇的東西,總能讓朕開懷大笑,讓朕暫時忘記對她的忌憚,隻記得她的好。

可,南巡路上,六省臣民、海軍將士對她的愛戴,又讓朕無法忽視。

最好的,要留給自己最疼愛的兒子。朕是個偏心的父親,丫頭這話不假。

朕明知道,丫頭喜歡老九,與老九兩情相悅。可朕不願意,不願意看到好不容易改過自新的天青義又回到老路;

明知道,天青義的謀劃,朕卻沒有阻攔,隻是讓人暗中護著天青嘯。

百蝶如期而至,言詞挑釁後,朕發覺這個女人,同樣不簡單。

而且,真正眼瞅著鸞兒丫頭受人壓迫欺負不還手,朕心裏又不痛快了。

朕和其他所有人一樣,期待這這丫頭的反擊。

但朕知道,離間計對於鸞兒丫頭和天青嘯沒有用。除非這丫頭輸了。

百蝶背後,有天青義在提點。即使這樣,朕依然不相信鸞兒丫頭會輸。可她,就那麼坦然的認輸,你認輸就算了,非得提前搞出來那麼多噱頭。

當然,這丫頭不會輸!雖然每一場都贏的艱難、贏的艱險,她依舊連扳兩局,正如她說的,她要用實力守護自己的愛情。

朕知道,她這是在告訴朕,她的堅持,她可以一輩子不嫁,但她絕不會委曲求全。

她可以為了國家的利益,違背她內心的意願,一次次的去完成那些無意義的事,但她不喜歡。

那一刻的她,臉上煥發出光彩,讓朕不得不折服。

強扭的瓜不甜,為了天青義,為了鸞兒丫頭,為了局勢的安穩,朕要下決心。

朕終是相信她的,即使忌憚,即使有時候會猜疑,但朕總是信任她、寵愛她的。而她,即使麵對朕幾次三番的刁難,她對朕對國家的愛戴與忠誠,絲毫不減。

也難怪,天青嘯會因為她偶然間的言語,興師動眾的從千裏之外運來無數叫做‘玫瑰’的花;

會花費重金購買稀世的血玉,親自打磨雕刻成訂婚的戒指;

會不顧身份、降低姿態,對她虔誠的跪倒……以血為誓、以花為媒。

☆、358.第358章 你終於猜錯了一次

鸞兒丫頭有時候總會讓人摸不著頭腦。操持別人大婚時,她忙裏忙外、事必躬親,小到衣襪飾品、大到婚宴流程,她無不盡心勉力。可輪到她自己的大婚,她反倒是深居簡出,不聞不問,一幅事不關己無所謂的態度。

她不急,朕卻急。

不管臣民怎麼想,這丫頭如何打算,朕希望給她最為隆重的婚禮,這是她應得的。

至於派天青義去總理丫頭和天青嘯的大婚,朕自有朕的想法。人生總有失意,總有不得誌,總有挫折,總有得不到,總有無法挽回,這些,天青義總要經曆,必須經曆。

朕希望,他能親手斬斷過往的情絲,不再留戀,學會放手,懂得知足。

但,朕錯了!而且大錯特錯!

其實,在接到蒙國各部近乎先後同時送抵的請安折子時,朕就覺得哪裏不對。

後來,確定北巡,離開帝都,一切都太過倉促。

朕也許是真的老了!明明收到線報,天青義有所圖謀,明明知道天青義圖謀的很可能是鸞兒丫頭,明明得知鸞兒丫頭遇襲,明明猜測,天青義不會就這樣輕易收手,明明聯想到,許久前,天青義曾調動帝都附近兵馬。朕對天青義依舊狠不下心。

朕單純的以為,鸞兒丫頭會讓天青義吃到苦頭,天青義會從此收斂,因為,朕知道鸞兒丫頭手下人的實力。

事情遠比朕想象的複雜的多。

鸞兒丫頭竟然失蹤!這丫頭竟然被人劫持?她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紕漏?

若非老三、老四、老八親筆書信,加蓋印鑒,朕絕不相信,這是真的。

潛意識裏,朕猜到很可能是天青義。班師回朝的同時,朕內心亦在不斷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