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唐代名將李靖曾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正奇兼善者如孫武、衛青、諸葛亮寥寥數人耳。’宋代著名的抗金將領嶽飛說過:‘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衛青、霍去病,將之典範,吾當效之。’可見衛青、霍去病的軍事思想和抗擊匈奴的戰績在中國漢代武帝時期的曆史長河中占有何等的重要地位。”
正在給同學們講課的是一位麵容清瘦的六十多歲的老者,寬腦門,高鼻梁,戴著一副黑色圓框老花眼鏡,厚厚的鏡片也未遮蓋住眉宇間那種為師者的天然威嚴,身高有一米六五,上身穿著很舊但很清潔的不合現代社會的藍色中山裝,下身穿著和上身及不搭配的牛仔褲,腳穿一雙灰色布鞋。
他是古城高中一年級的曆史老師,姓賀,名史今,確實名如其人,博古通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典故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講曆史課從來不用翻課本,而且還能講一些教科書中沒有的曆史故事,把同學們悄悄的帶入他的講演中,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曆史知識。由於他對曆史的超常精通且名字中帶一個史字,所以同學們都親切的叫他史老。他出生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夕,據說十幾歲就跟著當時一位留美歸來的世界著名考古專家學習考古知識,深得恩師的真傳,能一眼辨別出曆代文物古董的真假。但世界風雲突變,國內特殊時期開始了,恩師被迫害致死,大批國內文物被打砸搶燒,看到社會突然間變成這樣,他仰天長歎,悲傷不已,要不是有恩師死前托朋友相助,估計他也會受到牽連。七七年恢複高考,被古城高中請出擔任學校的曆史老師,一幹就是三十多年,如今已過花甲之年。
“咳、咳,同學們,請合上課本,接下來是自由提問時間,有什麼疑問隻管提出,我們來共同探討。”史老清了清嗓門接著說道。
“史老,請問漢武帝執政時期,當時經濟是否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提問的是一位麵容清秀可愛的女同學,齊肩的短發,白皙的皮膚,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仿佛會說話,她是史老得意的學生劉芳菲,別看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卻已經出落成婷婷玉立的班花,但性格卻是班裏麵出了名的酷愛曆史的女漢子。
“史記中曾有這樣的記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粒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這記載的是漢武帝祖父和父親文景之治時期的情景。”史老眯著眼睛,搖頭晃腦的滿臉自豪的回答到,一臉的幸福溢滿整個皺紋,接著說道:“這幾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國家錢庫的錢多的無法記數,穿銅錢的繩子由於年久不動都爛斷了,糧庫裏的糧食多得吃不完,一年一年的堆積上去,都滿到露天的地上麵來了,有的甚至腐敗都不能吃了。’可見當時我大漢朝何等的富有。”
“史老,衛青、霍去病多次抗擊匈奴,一定是花了不少錢和糧吧,這些不計其數的錢和糧夠漢武帝派出去的部隊用嗎?”接著提出疑問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男生,國子臉上盡顯青春飛揚的笑容,他叫張佳揚,班花的鐵杆追隨者,因為班花喜歡曆史,再加上曆史老師的生動講課內容,自然而然的對曆史開始進行無休止的興趣。
“這位同學問的好!”史老露著讚許的眼光看著張佳揚道:“打仗打的是什麼,歸根結底打的就是錢和糧,沒錢和糧那是寸步難行呀,招兵買馬需要錢,兵馬招來了需要吃糧,在漢武帝前期的戰爭中,錢糧基本沒有問題,可在後期確實出現了點問題,在漠北大戰後,由於馬匹的大量戰死,在漢朝國都長安一度出現牛拉車、羊拉車的奇怪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