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壙埌(kuànɡ lànɡ)之野:空曠遼闊。
[7]帠(yì):“臬”的壞字,讀作“寱”,“囈”的本字。一說當為“叚”,為“暇”借字。
[8]遊心於淡,合氣於漠:淡、漠,皆指清靜無為。
[9]無容私:不參以私意。
四
陽子居見老聃[1]sup>,曰:『有人於此,向疾強梁[2]sup>,物徹疏明[3]sup>,學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聖人也,胥易技係[4]sup>,勞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來田[5]sup>,猨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6]sup>。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7]sup>:『敢問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8]sup>;有莫舉名[9]sup>,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10]sup>。』
注釋
[1]陽子居:虛擬人物。曆來多認為陽子居是主張“貴己”的楊朱,也有人認為二者其實不相幹。
[2]向疾強梁:敏捷果敢的意思。
[3]物徹疏明:鑒物洞徹,疏通明敏。
[4]胥易技係:意思是胥吏治事為技能所累。胥:有才智。易:治。技係被技術所束縛而不能脫身。
[5]來:招來。田:獵。
[6]便:靈便。斄(lí):狐狸。藉:拘係。
[7]蹴(cù)然:臉色突然改變的樣子。
[8]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施化普及於萬物而民不覺有所依待。
[9]有莫舉名:有功德而不能用名稱說出來。
[10]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形容明王清靜幽隱,而遊心於自然無為的境地。
五
鄭有神巫曰季鹹[1]sup>,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2]sup>。鄭人見之,皆棄而走[3]sup>。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4]sup>,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5]sup>。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6]sup>!而以道與世亢[7]sup>,必信[8]sup>,夫故使人得而相汝[9]sup>。嚐試與來。以予示之。』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10]sup>!吾見怪焉,見濕灰焉[11]sup>。』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12]sup>,萌乎不震不止[13]sup>。是殆見吾杜德機也[14]sup>。嚐又與來。』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15]sup>!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16]sup>!』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17]sup>,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是殆見吾善者機也[18]sup>。嚐又與來。』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19]sup>,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複相之。』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吾鄉示之以太衝莫勝[20]sup>,是殆見吾衡氣機也[21]sup>。鯢桓之審為淵[22]sup>,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淵有九名[23]sup>,此處三焉[24]sup>。嚐又與來。』明日,又與之見壺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壺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報壺子曰:『已滅矣,已失矣,吾弗及已。』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25]sup>。吾與之虛而委蛇[26]sup>,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27]sup>,因以為波流[28]sup>,故逃也。』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出,為其妻爨[29]sup>,食豕如食人[30]sup>,於事無與親。雕琢複樸[31]sup>,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32]sup>,一以是終[33]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