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行川的軍隊蓄勢待發的時候,其他地方也都沒閑著。首先是東北地區,以北關城為首,爆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兵變。北關城是鎮守北幽森林的重城,城內守軍數量龐大,軍隊素質也很高。而這次兵變的發動者,就是任北關城城主的林浩。說起這位林浩,是繼趙剛之後坐上北關城城主位子的人,他並不忠於誰,無論是李如日還是勾日奔,他隻忠於他自己。趙剛死後,別人都在撞破了頭搶奪城主的位子,而林浩則選擇了按兵不動,等到那群人爭的死去活來,各個俱傷的時候,林浩看準時機,一舉奪下了城主的位子。
而他這次發動兵變,也是看準了其中有利可圖。勾日奔雖說坐擁皇帝寶座,可是他上台時間不長,根基未穩,還有李行川這麼一個頭號敵人,可以說他的皇帝寶座坐的並不安穩。而李行川身為前朝世子,率兵攻打皇城想要奪回皇位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看他的架勢,大有一舉成功之勢,相比之下勾日奔就顯得被動許多。於是林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起兵造反,自東北向南,與李行川的軍隊形成交相呼應之勢,不僅可以分掉勾日奔的兵,還能夠和李行川的軍隊一同作戰,打下皇城。
他之所以敢這麼幹的原因,除了他這個人的確具有膽識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時勢。現在雖然造反的隻有李行川一個人,但暗中其實已經有好多眼睛在盯著他,好多人都躍躍欲試,不久之後的天下,必定是群雄割據,紛爭並起。這就是時勢,時勢造英雄,可是英雄也造時勢。隻有先下手為強,才能夠在這時勢當中脫穎而出,獲得最大的利益。
遠在北關城的林浩派使者給在軒轅城的李行川送了一封信,李行川拆開信一看,果不其然,一開始就先把李行川給誇了一頓,誇的天花亂墜,說什麼李行川是大無畏者,替天行道,就好像李行川是救世主一樣。之後又說願意和李行川組成聯盟,聽從李行川調遣,共同對付大敵,還天下蒼生一個太平盛世。末了,林浩還希望李行川有時間去找他一敘。
關於林浩的事情,李行川也略有耳聞,但是大戰在即,他也沒有過多精力去了解,他現在還忙著籌備打仗所需物資,戰前動員,整頓軍隊,打造攻城器械,製造鎧甲……打仗是一件很費錢,也很費精力的事情。不過還好,因為這些事情都不用他出錢,否則就算是把他賣了也供養不起這些軍隊。好在城池裏麵有錢,李行川就先拿來用了。通過這封信,李行川感覺林浩不是一個好惹的人物。
如果是一般人手裏握有重兵,恐怕早就得意忘形,以為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就好像暴發戶一般。但是林浩卻不,反而給李行川寫信表示願意俯首稱臣,要麼這個林浩是前朝的忠臣,要麼就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而根據林浩的發家史以及他起兵造反來看,前一種可能顯然不大。林浩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向李行川示好的一封信,反而引起了李行川的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