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李行川的不幸之後,慕容星顯然也是不好受的。但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也隻是幫李行川把他未完成的事完成下去。
喜寧死後,監廠的控製權又回到了慕容星的手中。為了防止再次出現喜寧之類的問題,慕容星加強了監廠人員監督官員的力度。並且凡事有白泉和慕容清秋出主意,事情順利了很多。漸漸的慕容星也終於建立起一批屬於自己的親信。
但紙總是包不住火的,落日城這段時間發生的異變已經太多了,想不被人注意到都不行。而且,每個城池的城主都要不定時地向朝廷上報奏折,說明一下近來的情況如何,有無災情或者有何功績,都要寫在上麵。但是李行川他們將城主的位置奪下來之後顯然忽略了這一點。就算拋開這兩點不說,朝廷還會定時派官員去地方上巡視,所以李行川他們可以瞞一時,但不可以瞞一世。
勾日奔聽到大臣們對落日城的彙報,一開始並沒想到就是李行川他們在作怪,於是隻派了一位巡撫去察看,並未將此事特別放在心上。而且,他晉入鬥心不久,還需要一段很長時間的打基礎,還要適應這股新力量,也實在是分身乏術。
司空明做了宰相之後,首先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尤其是一些資曆老的大臣,他們認為司空明實在太年輕,沒有資格坐這個位置。為此勾日奔曾經幾乎要被奏折給淹沒了。但他隻是一笑而過,並不理會。司空明的確是一個能幹事,並且會幹事的人,上任之後首先就是整頓大臣隊伍中一些歪風邪氣,明令禁止拉幫結派。
作為新生力量,勾日奔眼前的紅人,司空明最大的政治敵人就是前朝大臣。聰明的司空明知道,勾日奔早就想來一次大換血了,但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並且他也實在沒有這方麵的能力,於是他不斷革除異己,雖然喊著禁止拉山頭,可他自己不斷將自己的門生老鄉安插進來。老臣們無計可施,隻能用最簡單的方式,上奏,簡單說來就是罵,罵司空明如何不守紀律,罵他如何徇私枉法等等。文官們最擅長的就是罵功,一張嘴,一支筆,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逃不過其口誅筆伐。當然首先你得有膽子才行,因為如果碰上個脾氣不好的皇上被你罵了說不定就會送一份大禮給你——棺材。
奇怪的是,勾日奔似乎並不擔心這件事情。雖然他達到了更換臣子的目的,可是難道他就不怕造成司空明一人獨大?
李青自從當上大元帥之後也是春風得意,在他被“流放”的時候曾經對他冷眼相加的人此時都換了個態度,恨不得給李青當兒子。李青府上的門檻也幾乎被踏破了,送禮祝賀的人源源不斷。值得欣慰的一點是,雖然李青如今身居高位,可是並沒有忘乎所以,他很清楚這些都是誰給他的。那個人能給他一切,也能奪走他的一切。所以無論他在別人麵前如何囂張跋扈,上朝的時候到了勾日奔麵前,比綿羊還溫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