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瓦解(2 / 2)

看到勾日奔退步的馮勝就開始得意了,大談“清君側”,並指明朝中有奸臣當道,應及時肅清,並且還提出了讓勾日奔向被殺的官員致歉,也就是“罪己詔”等等。可惜,馮勝這個人的確是有一些小聰明,要不然不會籠絡起一大片人,也有點膽魄,要不然不敢在這時候見勾日奔,可是他太張狂了。此時的他重新恢複了自信,仿佛回到了勾日奔不在他獨攬朝政的時候。勾日奔又怎麼樣,還不是乖乖站在我麵前聽我訓話?而他口中所謂的奸臣當然就是少數幾個朱文正之類不願意屈服在他淫威之下的忠臣。其場景和我們今天在電視中看到的鼇拜率眾臣要挾天子拘捕索尼很有幾分相似。

這些勾日奔都默默看在眼裏,並不發作。鬧吧,狂吧。馮勝,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後悔你今天的所作所為,你在我眼中隻不過是個跳梁小醜而已。

讓勾日奔有些意外的是,他的一位老熟人,開國功臣韓彪竟然也在此列當中。勾日奔篡位之後,為了坐穩皇位,不僅沒有設立兵馬大元帥和宰相二職,並且對伴隨自己的開國功臣,如李青之輩多有冷落。不過這沒什麼奇怪的,本來就是曆史必然的規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日奔沒有將他們一並殺掉免除後患已經是很夠意思了。

而事實證明,要麼不做,要麼就做絕。

正是因為勾日奔的冷落才讓韓彪寒心,迫使他上了馮勝的賊船。如果早些直接殺了也沒現在這麼多事了。通過這件事也讓勾日奔知道,一國之君,心不能軟!你不殺他們,他們就要殺你,搶你的皇位。

高處不勝寒,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可是每個人還是不計一切代價地想往最高的那個位置爬。

正當人們紛紛議論這個馮勝的膽大妄為以及被他的膽量折服的時候,不到三天的時間,這位兵部尚書就死在了自己的家中。至於死因,對外界隻說是重病不治身亡。開什麼玩笑,三天前還在皇上麵前蹦躂的人忽然就得了重病死了?這種說法也就蒙一蒙那些不知所以的平頭百姓。至於到底是怎麼回事,不言而喻。

本來勾日奔眼睛裏就容不得沙子,你貪汙就算了,還不知收斂,再跑到人家麵前囂張。是真因為人家不敢動你?你隻是一個小小的二品,人家可是整個大陸的主宰,想收拾你還不是隨時的事情?至於一直沒動手隻是在等一個機會而已,馮勝的進宮表演就是這個機會。於是勾日奔毫不猶豫地拔掉了這枚釘子。

樹倒猢猻散,馮勝一死,他手下那群人就全亂了套。勾日奔也不心軟,對於那些不能為自己所用的,直接殺掉,滿門抄斬。對於那些還有點利用價值的,則留著觀察一段時間再說。於是龐大的馮勝集團在勾日奔複出一個月之後便轟然瓦解。

可以用七個字來總結一下馮勝:不作死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