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川這邊可謂是順風順水,雖然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難,但在短時間內就收服了兩座城池,不可謂不神速。現在讓我們再看看他的對手,勾日奔這邊。
在得知李行川他們還活著的消息之後,重用李青,並通知各大門派參與抓捕隻是剛開始的舉措。勾日奔深知,不把他所有的敵人打倒,他就睡不上安穩覺。
於是他開始重拾武功。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幾乎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實力不進反退,從原來的鬥忍變成了鬥悟中期。按理說勾日奔現在要軍隊有軍隊,要謀士有謀士,大可不必再去自己練武,即使李行川他們還活著,現在整個大陸都是他的,隻要他一句話便會有千萬人替他辦事,他大可以繼續享樂,何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提升實力。
但是勾日奔不,他從美夢中醒了過來。李行川和白泉就是鞭策他的動力。不是勾日奔這個人膽小,而是防患於未然。正是因為他老是將不可控的因素早早地扼殺在搖籃裏,所以他才能夠坐上皇帝的寶座,也正是因此他才能驕奢淫逸在皇位上坐了這麼長時間。現在,他擔心李行川借著光複前朝的名號來做自己當年的事情,所以方方麵麵都不能鬆懈。
千萬不要做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簡單,敵人希望你這麼做。李行川當然希望勾日奔繼續沉迷在酒色當中,最好不理軍政不理國事,到時候李行川就會像推到一堵牆一樣輕鬆推到他搶來的王朝。
勾日奔不再貪戀女人的肚皮,開始關心朝政。在他每日不上朝的時候,有一個人的野心開始膨脹,他開始拉幫結派,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順從他的人,給錢給女人。不順從他的人,死。這個人叫馮勝,勾日奔不在的時候,他幾乎就是皇帝,隨意處決官員生死,搜刮民脂民膏,對官員行賄。用一手遮天四個字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其實呢,這些事情也有人和勾日奔彙報過。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有忠臣就有佞臣的。雖然馮勝大張旗鼓地組建馮家幫,但還是有人不願意和他同流合汙。朱文正就是這麼一個人。勾日奔每日都在後宮中享樂不上朝,朱文正想把這些事告訴勾日奔都沒辦法。到最後把這位忠臣逼急了,直接叫人把棺材抬到了後宮當中。喊出了“清君側”的口號,以死相逼勾日奔出宮。那麼,朱文正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他不可能看不出勾日奔是個昏君,他為什麼還要如此忠心地為勾日奔辦事?其實,他忠的,不是勾日奔,而是這個國家。他實在看不下去馮勝的所作所為,隻希望勾日奔能站出來約束他一下,現在除了勾日奔已經沒人能對馮勝造成威脅了。正是因為有朱文正這樣的人存在,曆史才能夠燁燁生輝。
到最後勾日奔實在沒辦法,終於出宮相見。原本他已經火冒三丈,但是看到朱文正一把年紀了還這麼折騰倒是也不容易,況且人家也算是進諫忠言,也就沒有追究朱文正的過錯。但是這已經是底線了,當時勾日奔實在是走不出溫柔鄉,隨便交待了幾句讓朱文正看著辦的廢話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