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曉:或作晚。“曉”字佳。正是早上起來,飲上三杯兩盞淡酒,是為扶頭酒,為了解宿醉而飲的。一般早上六七點左右喝。再則,全詞展現的正是一天到晚難挨的情形,下片主要是寫黃昏時候,反推此處應是早上。故當作“曉”字。
[5]怎生:怎樣。
[6]這次第:這種情形。
● 念奴嬌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1]sup>,扶頭酒醒[2]sup>,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麵,玉闌幹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3]sup>,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注釋
[1]險韻:以生僻難押字作韻腳。
[2]扶頭酒:古人於卯時飲酒,稱為卯酒,又稱扶頭酒,酒味偏淡,以解宿醉。現在還有部分地區有這個習俗,稱還魂酒。
[3]“清露”二句:語出《世說新語·賞譽》,王恭看見早晨的清露和初生的桐芽,稱讚建武將軍王忱也如此。初引:剛剛發芽。
● 永遇樂
落日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1]sup>,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2]sup>。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3]sup>,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4]sup>。鋪翠冠兒[5]sup>,撚金雪柳[6]sup>,簇戴爭濟楚[7]sup>。如今憔悴,風鬟霜鬢[8]sup>,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注釋
[1]吹梅笛怨:笛曲《梅花落》淒婉哀怨。
[2]次第:頃刻,轉眼。
[3]中州:中原河南一帶古稱中州。此處特指汴京。
[4]三五:三五相乘即十五,指正月十五元宵節。
[5]鋪翠冠兒:以翡翠羽毛裝飾的帽子。
[6]撚金雪柳:用金線撚成的發飾。
[7]簇戴:插戴滿頭。濟楚:整齊。
[8]風鬟霜鬢:形容頭發斑白零亂。
● 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1]sup>,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熏爐閑瑞腦[2]sup>,朱櫻鬥帳掩流蘇[3]sup>,通犀還解辟寒無[4]sup>。
注釋
[1]髻子:發髻。
[2]玉鴨熏爐:白色的香爐。
[3]朱櫻鬥帳:繡有櫻桃花的方頂小賬。流蘇:絲穗。
[4]通犀:即通天犀,一種名貴的犀角。據《開元天寶遺事》載:“開元二年冬至,交趾國進犀一株,色黃似金。使者請以金盤置於殿中,溫溫然有暖氣襲人。上問其故,使者對曰:‘此辟寒犀也。’”詞中指犀角梳或犀角簪。
[4]曉:或作晚。“曉”字佳。正是早上起來,飲上三杯兩盞淡酒,是為扶頭酒,為了解宿醉而飲的。一般早上六七點左右喝。再則,全詞展現的正是一天到晚難挨的情形,下片主要是寫黃昏時候,反推此處應是早上。故當作“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