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母酷施殺威刑昊天鏡照神王身(1 / 3)

前序

混沌初開,生靈萬物俱無,天地連成一片,隻在其間孕育著一株混沌青蓮,那青蓮有葉五片,開花二十四瓣,結成一顆蓮子。待得億萬年期滿,蓮子裂開,盤古大神右手執開天斧左手環抱一蛋出世,那蛋被五色神光包圍,內裏似有生命遊弋其間。盤古大神因不滿混沌中那無窮無盡的壓抑,遂用那開天斧將天地劈開。天地初開後,經過一萬八千年,天地定型。後盤古大神有感於天地間萬物皆無,便身化洪荒:左眼為日,右眼為月,頭發成繁星點點;鮮血變成江河湖海,肌肉變成千裏沃野;骨骼變成草木,筋脈變成道路;牙齒變成金石,精髓變成珍珠;氣為風雲,聲為雷霆,汗成雨露;盤古大神倒下時,頭與四肢化成了五嶽,而脊梁卻成了天地間的支點不周山脈……肚濟卻化成了一片血海,那血海方圓幾萬裏,裏麵血浪滾滾,魚蝦不興、鳥蟲不至,天地戾氣全都聚在了此處,洪荒眾人將此處喚做幽冥血海。在盤古大神倒下的瞬間,從身上逸出三道清氣和十二道濁氣。三道清氣上升化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道人。十二道濁氣下降化為了十二祖巫,分別為:蓐收:金之祖巫。句芒:木之祖巫。共工:水之祖巫。祝融:火之祖巫。天昊:風之祖巫。玄冥:雨之祖巫。強良:雷之祖巫。翕茲:電之祖巫。帝江:空間速度之祖巫。燭九陰:時間之祖巫。奢比屍:天氣之祖巫。後土:土之祖巫。盤古左目所化太陽星中,帝俊裹先天靈寶河圖洛書出世,太一執先天至寶混沌鍾而生。帝俊與太一於三十三天外建立妖皇宮,帝俊自號妖皇、太一自號東皇。但是惟獨那個蛋,從盤古出世再到盤古倒下,都沒有找回這個蛋。因三清和十二祖巫同為盤古一脈,盤古大神在神識彌留之際,囑咐他們找到那個蛋。

後來卻是鴻鈞先一步在西昆侖找到這個蛋,蛋周圍散落著混沌青蓮殘片,蛋下麵壓著二十四瓣蓮花化成的二十四片造化玉牒,上麵記載著大道三千,鴻鈞籍此悟道。達者為先,鴻鈞先成聖,於紫宵宮開講三千大道。三清,女媧,準提,接引以及帝俊,太一,鯤鵬,冥河,紅雲,鎮元子,後土都去聽講。巫妖兩族是天生冤家,互鬥幾百萬年,死傷無數,經常搞得天搖地動,好幾次震塌紫宵宮,險些毀掉被溫養在紫宵宮的那個蛋。鴻鈞現身,阻止大戰,最後由三清與眾人一起調停,定下千年之約,形成妖管天,巫管地局麵,兩者才稍稍平和。千年之內無大戰,蛋得以安穩地休養生息。後來蛋中生命跡象越來越頻繁,鴻鈞自是非常重視,日夜看護。有一天鴻鈞喝多了酒,隻是打了個盹的功夫,蛋居然不見了。原來這個蛋趁鴻鈞睡著後居然跑出了紫宵宮。那些上古大神來紫宵宮聽課時就知道鴻鈞非常寶貝這個蛋,所以無論這個蛋是在天上還是在地上都沒有人攔著,所以蛋竟橫衝直撞地誤入了脾氣暴燥的雷神的地盤——雷澤。蛋在雷澤湖中嘻戲玩鬧,驚動了睡在湖底的雷神,雷神追著蛋不放,不想竟在追逐間失手將蛋抓碎。一縷若有若無的氣體浮在半空中欲散將散,雷神非常後悔,他知道這就是蛋中孕育的神魂。這可是盤古大神身化時心心念念的那顆蛋啊。雷神催動法力想護住這縷神魂,但這也非長久之策,正當雷神苦惱之時,恰好有一位叫華胥的姑娘來到雷澤湖邊,不小心踩上了雷神的大腳印,雷神的精華力量皆在那個大腳印上,所以那姑娘便懷孕了。那浮在半空中的神魂似乎很喜歡這姑娘,所以慢慢溶進了華胥的肚子裏。當鴻鈞趕到時,卻隻看到地上的蛋殼碎片。他大叫一聲“伏羲”,然後揪著雷神的衣領就要掄拳頭,卻聽一年輕男子清朗的聲音從華胥肚中傳來:“吾很好,汝可安心。”

華胥懷孕十二年終於誕下一子,仍喚伏羲。伏羲轉生人皇,和女媧結成連理,開化人智,發展人類文明,三皇五帝誕生,人族興盛,伏羲也在這期間領悟天地自然之玄妙。後千年大戰,巫妖劫起。帝俊,太一隕落。因祖巫紛紛隕落,共工怒極,頭觸不周山。女媧以補天和造人兩大功德被鴻鈞賜以聖位。又過去了幾百年鴻鈞出,重定天庭,門下童子做了昊天大帝及王母娘娘。第二代天庭成立。因伏羲以一人之力開創人類文明,且第二代天庭多靠伏羲靈力所賜,故伏羲成為名副其實的人神共祖,被稱為神王。後來三界運轉愈漸步入正軌。這本是一件令所有參加過□□的古神都高興的事。但也在這個時候鴻鈞要求所有古神離開三界,尤其是聖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三界的正常運轉。尤其是伏羲,鴻鈞終於知道以前他在蛋裏的時候為什麼總不說話了,他現在已經親身體驗了聖人之言是無法更改的。隻要一出口,立刻就會自然而然地結成咒印,把言語變成現實。在所有的古神中,伏羲的靈力尤為可怕,他每每出口成真,就連鴻鈞本人都無法抵擋伏羲強大的預言靈力,就如他就是自然,他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被自然而然地執行著,不過幸好伏羲本性純良,所以並未對三界生靈造成傷害,卻會打亂三界運行的正常規律。聖人這種改變自然的超自然能力恰恰違反了道之本性。總之,聖人已經不適合在如今的三界繼續呆下去了。鴻鈞的話伏羲明白,隻是身為神,難道不是應該守護自己的家園嗎?對伏羲來說,三界萬物生靈皆是他的子民兄弟,哪個父親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呢。但明白歸明白,他伏羲不是任性妄為的神,所以在計劃離開三界前的第三天,伏羲拿出了那麵跟隨他多年的鏡子。這本是一麵極普通的鏡子,是他在人間當人皇時隨手在小河邊撿的一塊石頭打磨而成。沒想到日子久了,居然也成了神物。

伏羲心念微轉,他想看看三界未來——身為混沌初開的一縷神魂,他生來就注定與天地萬物生靈的命運糾纏不清;身為神王,那是父親對孩子的一份責任。水鏡中:神界,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完全不顧下界生靈;人界,自私自利,殺伐不斷,最後自取滅亡;冥界,幾十萬惡鬼隻增不減,雖有地藏王菩薩鎮守血池,卻最終連神魂都被怨氣吞噬。伏羲看著這樣的三界怒極反笑:“這就是我伏羲辛辛苦苦守護的結果嗎?真是一個大笑話。與其讓我眼睜睜地看著三界一天天走向滅亡,還不如讓伏羲也滅了吧”說著毅然散去自身法力縱身入了輪回。伏羲並非真想自毀,而是現今的聖人身份已經不能見容於三界,他需要一個新的身份,新的人生——成為三界中人,他在跳入輪回之際封印了作為古神伏羲的所有記憶,這樣他就可以一心一意成為轉世之後的那個人。這樣即不違大道,又可伺機拖延甚至杜絕三界走向毀滅之路。他這一行為導致的間接後果卻是封神之戰:不管是作為妹妹還是妻子,伏羲不辭而去,將她女媧置於何地。女媧正自悶悶不樂,生辰當天卻看到殷紂王在女媧行宮留下的那首淫詩,堂堂聖人怎堪區區凡人如此侮辱,本就心情不好,一怒之下便說出要毀了紂王江山。正巧當時,昊天玉帝因昆侖十二金仙對自己不敬而告到鴻鈞那裏,鴻鈞便順手推舟,讓昆侖十二金仙的弟子,即昆侖三代弟子下山助周伐紂。本來是人間帝王之爭,最後竟漫延至三界人神魔大戰。導致截教幾乎覆滅,闡教封山。這場大戰雖然充實了天庭實力,卻搞得三界險些就此大亂,鴻鈞女媧自知有失,便在天地人三界相交處設下結界,希望三界互不幹涉,各自休養生息。鴻鈞女媧則退回到虛無古境,從此再不涉足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