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1 / 3)

[1]鋪:古代的驛站或兵站,可為旅客提供食宿,與亭同,為五裏一設或十裏一設。

[2]兀的不:如何不,怎不。

[3]鈞天樂、簫韶樂、雲和樂:三種曲調名,唐宋以來宮廷及上流社會經常演奏。

[4]大石調、小石調、黃鍾調:都是宮調名。

[5]銀花、火樹:形容燈光、煙火絢麗燦爛。蘇味道《正月十五》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6]跪:指跪坐。

[7]繁弦急管:繁多熱鬧的音樂伴奏。宋晏殊《蝶戀花》詞:“繡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愛人間瑞。”

[8]這支《塞鴻秋》為嵌字體,每句嵌一“月”字。

[9]西江月:本唐教坊曲名,今詞牌名。

[10]辰鉤:即水星。古人認為這種星不易看見。《西廂記》:“似這等辰鉤,空把佳期盼。”

[11]拋撇:拋棄。

【仙呂·一半兒】

南樓昨夜雁聲悲[1]sup>,良夜迢迢玉漏遲[2]sup>。蒼梧樹底葉成堆,被風吹,一半兒沾泥一半兒飛。

[1]“南樓”句:化用唐趙嘏《寒塘》詩:“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2]玉漏:計時的漏壺。

【仙呂·遊四門】

海棠花下月明時,有約暗通私[1]sup>。不甫能等得紅娘至[2]sup>,欲審舊題詩[3]sup>。支,關上角門兒[4]sup>。

[1]有約暗通私:即幽情密約。

[2]不甫能:剛剛,恰才。

[3]審:問明。

[4]角門:邊門。

【仙呂·寄生草】

人百歲,七十稀[1]sup>。想著他羅裙窣地宮腰細[2]sup>,花鈿漬粉秋波媚[3]sup>,金釵欹枕烏雲墜[4]sup>。暮年翻憶少年遊[5]sup>,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有幾句知心話,本待要訴與他。對神前剪下青絲發,背爺娘暗約在湖山下,冷清清濕透淩波襪[6]sup>。恰相逢和我意兒差,不剌你不來時還我香羅帕[7]sup>。

猛見他朱簾下過,引的人沒亂煞,少一枝楊柳瓶中插,少一串數珠胸前掛,少一個化生兒立在傍壁下[8]sup>。人道是章台路柳出牆花[9]sup>,我猜做靈山會上活菩薩[10]sup>。

[1]七十稀:古時認為人活到七十歲較為少見,故稱七十歲為古稀之年。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2]窣(sū)地:拂地。宮腰:瘦腰。

[3]花鈿:花形頭飾。秋波:指眼睛明亮如水。

[4]欹:斜,側。烏雲:指秀發。

[5]翻憶:回憶。

[6]淩波襪:即秀襪,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7]不剌:係襯字,為話語搭頭性質,如同說兀良或兀剌,常用來轉接語氣。關漢卿《拜月亭》雜劇:“我怨感我合哽咽,不剌你啼哭你為甚迭?”

[8]化生兒:本指蠟製的嬰孩畫像。古時風俗,於七夕弄化生,祝人生子。薛能《吳姬》詩:“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銀盤弄化生。”這裏形容女子玲瓏可愛。

[1]鋪:古代的驛站或兵站,可為旅客提供食宿,與亭同,為五裏一設或十裏一設。

[2]兀的不:如何不,怎不。

[3]鈞天樂、簫韶樂、雲和樂:三種曲調名,唐宋以來宮廷及上流社會經常演奏。

[4]大石調、小石調、黃鍾調:都是宮調名。

[5]銀花、火樹:形容燈光、煙火絢麗燦爛。蘇味道《正月十五》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6]跪:指跪坐。

[7]繁弦急管:繁多熱鬧的音樂伴奏。宋晏殊《蝶戀花》詞:“繡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愛人間瑞。”

[8]這支《塞鴻秋》為嵌字體,每句嵌一“月”字。

[9]西江月:本唐教坊曲名,今詞牌名。

[10]辰鉤:即水星。古人認為這種星不易看見。《西廂記》:“似這等辰鉤,空把佳期盼。”

[11]拋撇:拋棄。

【仙呂·一半兒】

南樓昨夜雁聲悲[1]sup>,良夜迢迢玉漏遲[2]sup>。蒼梧樹底葉成堆,被風吹,一半兒沾泥一半兒飛。

[1]“南樓”句:化用唐趙嘏《寒塘》詩:“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2]玉漏:計時的漏壺。

【仙呂·遊四門】

海棠花下月明時,有約暗通私[1]sup>。不甫能等得紅娘至[2]sup>,欲審舊題詩[3]sup>。支,關上角門兒[4]sup>。

[1]有約暗通私:即幽情密約。

[2]不甫能:剛剛,恰才。

[3]審:問明。

[4]角門:邊門。

【仙呂·寄生草】

人百歲,七十稀[1]sup>。想著他羅裙窣地宮腰細[2]sup>,花鈿漬粉秋波媚[3]sup>,金釵欹枕烏雲墜[4]sup>。暮年翻憶少年遊[5]sup>,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有幾句知心話,本待要訴與他。對神前剪下青絲發,背爺娘暗約在湖山下,冷清清濕透淩波襪[6]sup>。恰相逢和我意兒差,不剌你不來時還我香羅帕[7]sup>。

猛見他朱簾下過,引的人沒亂煞,少一枝楊柳瓶中插,少一串數珠胸前掛,少一個化生兒立在傍壁下[8]sup>。人道是章台路柳出牆花[9]sup>,我猜做靈山會上活菩薩[10]sup>。

[1]七十稀:古時認為人活到七十歲較為少見,故稱七十歲為古稀之年。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2]窣(sū)地:拂地。宮腰:瘦腰。

[3]花鈿:花形頭飾。秋波:指眼睛明亮如水。

[4]欹:斜,側。烏雲:指秀發。

[5]翻憶:回憶。

[6]淩波襪:即秀襪,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7]不剌:係襯字,為話語搭頭性質,如同說兀良或兀剌,常用來轉接語氣。關漢卿《拜月亭》雜劇:“我怨感我合哽咽,不剌你啼哭你為甚迭?”

[8]化生兒:本指蠟製的嬰孩畫像。古時風俗,於七夕弄化生,祝人生子。薛能《吳姬》詩:“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銀盤弄化生。”這裏形容女子玲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