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溝通問題都是信息傳遞的問題(1 / 3)

但你想想,這段話如果加上一些廢話,就會變成這樣:

有一句俗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叫“沒有醜女人,隻有窮女人”。這句話說的就是女人要有錢,你不夠漂亮是因為你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把自己打扮漂亮。隻要你有錢,就能花錢讓自己變漂亮,你可以買各種衣服啊,化妝品啊,護膚品啊,做保養,做美容……就拿吳昕來說吧,她現在長得多好看啊,但是你如果不看她現在,放到以前再看她,那個時候她啊,很年輕。

是不是覺得囉裏巴唆的,這是在說啥呢?

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跟朋友一起見證了一件好玩兒的事,他想敘述給別人,講到一半,他忽然發現自己講得一點也不搞笑,於是轉向我,說:“你來,你來。”我接過“接力棒”,一般都講得還不錯。這主要是因為我已經習慣了簡潔的語言節奏,而大多數人總是習慣給故事添加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大大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搞笑程度。

日常溝通也是一樣,信息傳遞需要提純。你可以嚐試把想表達的內容列出來,再把無關的信息都刪掉,剩餘的按照有序的方式說出來就可以了。

比如,跟工作夥伴對接一個具體的項目,不用發給對方一篇小作文:

××老師您好,非常抱歉打擾您,知道您最近很辛苦。這裏有一個新項目想跟您確認一下,這是今年比較重點的一個項目,我們想考慮由您出任演員陣容中的一員。這個項目……

你隻需要列出對方希望聽到的信息:

● 這個項目是什麼;

● 分工如何;

● 時間安排是怎樣的;

● 能獲得的收益是什麼。

最後在說話的前後加上一兩句客套話就可以了。

溝通不是拉關係,溝通是用來維係關係的,這就涉及溝通中的“通”的作用。

“通”:有來有往,讓人舒服地接收信息

“溝通”的英文是unication,也可以用talking。這兩個詞都有雙向往來、對話的意思。溝通就是要從“單向輸出”變成“雙向往來”。

我們日常麵對的溝通場景,往往不是單向的表達就能搞定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需要傳遞信息、接收信息,再反饋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還能把握談話節奏、調節氣氛,讓人覺得很舒服,那就是溝通高手了。

如何做到這樣的“雙向往來”,以及讓人舒服地接收信息?這裏我可以分享兩點:

1.控製情緒,不阻斷溝通

情緒化,是溝通順暢的天敵。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曆:雙方坐下來,如果溝通順利,問題解決,那麼皆大歡喜;但如果你這一方開始情緒化,即使你說的話並沒有什麼問題,對方也一定能感覺到你內在的情緒暗湧,對方的情緒再反饋回來,往往就無法理性地討論了,甚至會上升到爭吵或冷戰,溝通就被阻斷了。這樣的溝通在家庭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見到。

但你想想,這段話如果加上一些廢話,就會變成這樣:

有一句俗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叫“沒有醜女人,隻有窮女人”。這句話說的就是女人要有錢,你不夠漂亮是因為你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把自己打扮漂亮。隻要你有錢,就能花錢讓自己變漂亮,你可以買各種衣服啊,化妝品啊,護膚品啊,做保養,做美容……就拿吳昕來說吧,她現在長得多好看啊,但是你如果不看她現在,放到以前再看她,那個時候她啊,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