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同室操戈(1 / 2)

虞國太子許永祥帶兵攻克了天水、蒲縣,正要一鼓作氣拿下新城,盡複失地成就不敗威名。可是南安許波,卻派人送信,說都城有變要他速回。事關王位大事,許永祥不敢耽擱,立刻回軍回到南安城。

到了城裏,自有領兵將校,把軍士帶往軍營內安置妥當,太子許永祥飛奔太守府。此時許波與眾將,正聚集在大廳上議事,見許永祥進來,立刻大哭道:

“太子你可算是回來了,我已經得到線報,我那可伶的王兄,竟然被大逆不道的二王子許永濤下毒害死,許永濤綁架了朝中眾臣擅自稱王,還請太子舉義旗,帶領忠義之士為王兄報仇。”

“什麼,二王兄竟然行此篡逆之事,鴆殺了父王綁架群臣?”許永祥說著話,淚如泉湧哽咽難言。最後放聲大哭,幾欲昏厥於地。

大家見太子悲痛過甚,趕緊上前解勸。許波抹掉眼淚,義正言辭地說道:“太子還請節哀,此時不是悲痛的時候,你要舉義旗討賊,為父報仇才是大事。”

大家解勸再三,許永祥才止住悲聲,眾人扶他歸座後,許永祥才說道:“我本無意於王位,奈何父王與眾位大臣強加於我,才勉就其位。這些年來兢兢業業,不敢稍有逾越,但恐失德於子民。

深知二王兄之能強於我甚多,本想父王駕薨之後,即禪位於他,萬想不到他竟不能稍等片時,行此人神共憤之事。既然事已至此,由不得我念骨肉之情,我今對天立誓,與許永濤隔斷親情,不與之共立於天地之間。”

許永祥說罷泣不成聲,眾將見他如此仁德,都心內暗讚。又勸解半天,許永祥哽咽說道:“如今賊子已經占據了王城,那裏城高牆厚兵精糧足,還望諸位助我討賊。”

“太子放心,我等必然竭盡全力,誓除國賊以安黎庶。”眾人紛紛義憤填膺地叫道。

“我等眾人皆受國恩,豈不肝腦塗地以報!明日咱們就誓師討賊。太子此時應暫收悲切,注意保養貴體。如今全國之人,都翹首以盼,太子伸張大義於天下,萬不可讓臣民失望。”此時許波在旁說道。

本來許波還暗自擔心,自己這個兒子,年紀太輕不太老練,表露出不合時宜的神態。可是此時一看,不由地老懷大慰。這個兒子簡直太會演戲了,如果不做國王,都太可惜了表演天賦,比自己都要到位許多。

許波此時心裏幻想,以後自己坐上太上皇後,該是如何的誌得意滿。卻沒有料到,這個私生子的事,乃是一個秘密,這麼多年來,對方都毫不知曉,許永祥之所以對他言聽計從,也隻不過是依仗他手中的權勢。

許永祥這些年來,都認定國王許世良,乃是自己親父。對於當年國王尚且如此絕情,那對於許波這個秘密父親,又能好到哪裏去。況且登基之後,一朝大權獨攬,又怎會弄一個人,擺在頭上指手畫腳。

就算是考慮到家族名譽,許波也不會得到善終。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許波雖然老奸計滑,但是到了這種事上,再加上骨肉親情,竟然就糊塗起來。

“這一切全仗王叔策劃,隻是王侄擔心,咱們大兵一撤,那丁力會趁需而來。”許永祥在眾人的勸說下,神情稍定後,對許波言道。

“太子放心,此事我已有計較。那合閶能戰之人,隻不過一個丁力罷了,現今合閶邊國虎視眈眈,那國君宋國雄素無膽略,定然要丁力鎮守王都以應萬全,短時間內不會顧暇得了我國。

我再派一員大將領兵五萬鎮守南安,就算是丁力來了,隻要深溝高壘一意據守,想那丁力也沒有辦法取勝。等老臣與太子,削平國賊重整朝綱後,大勢已定丁力也無機可趁了。”許波胸有成竹地說道。

正說話間,忽報王城二王子許永濤派使前來,正在城外候著。許波冷哼道:“如此忤逆之人,竟然還有臉派使前來。”

當下吩咐士卒,不用回報直接殺了來使。許永祥卻攔住說道:“王叔暫息雷霆之怒,且看那逆賊有何說辭?”

於是吩咐帶來入見,不一刻使節上殿,向許波呈上書信,許波吩咐人當場誦讀,其書大略意思是:

‘茲王侄濤謹上王叔肺腑之言,今王上撒手西歸,驟棄臣民,侄自思才能,冠於眾弟,父王再時也常有讚賞。奈何永祥性情奸詐,諂媚假意以迎父王,暗通權臣蠱惑父王之誌,才得以登太子之位。

濤以社稷計,為保大虞國千秋萬代,上不負祖宗,下不負臣民,所以才不計流言,登王位負重任。祈王叔體察濤之苦心,書到之日,望王叔立刻押永祥回都,輔侄共參國事。’

來信讀吧,當場眾人皆有憤色,許波怒聲大喝道:“老夫枉活近百年,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無恥之人,左右給我把來使推出斬首。”

左右武士上前,押著使者出殿,不一會兒斬罷報來。許波吩咐道眾將,準備明日教軍場誓師,務必要軍伍齊整。大家答應一聲,下去各自準備。許波與許永祥離開大廳,進入密室後,許波才笑著說道:

“你剛才所言所行恰到好處,早先我還擔心你言行有失,不過如今看來,你已經深諳權柄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