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臨城下(1 / 2)

大明王朝建文四年,秋末。

天空之上,如鉛般沉重的烏雲中,閃過一道道的雷電。

泛著藍光的雷電於烏雲中遊走,好似這雲層裏,正蟄伏著一頭猛獸。

雷光漸消,但那高亢嘹亮的雷鳴之音,卻不絕於耳,仿佛就像在預示著,一場驚世暴雨即將席卷整座皇城。

宏偉壯麗的皇宮內,金碧輝煌的大殿之前,一位藍衣太監正顫顫悠悠地跪在殿門前。

他的臉色略顯蒼白,嘴角更是隱隱地在顫抖。

他看向了這眼前的那位看似威嚴卻又落寞的背影,恭敬地說道。

“皇..皇上上,燕王大軍已快到城外了。但眼下各路勤王軍隊都還未到,皇城內雖有兵馬上千,但已經絕無可能阻擋燕王的大軍了啊皇上”。

太監眼前之人,金色龍袍加身,頭戴金邊翼善冠,剛過而立之年的他,便已是這皇宮的主人,更是這天下的主人。

但此時的他卻早已沒有了四年之前的那副意氣風發的模樣。

他似乎有些沮喪,也有些悲傷。

他背著手,不知所措地轉了個身,看向了殿中的龍椅,看向這張他僅僅隻是坐了四年的位子。

濃濃的黑雲在空中翻滾,響雷之聲似乎也是帶著一股悲傷,憤怒的情緒。

他很無奈,也很憤怒。

於是,就見他大聲的,旁若無人的,似乎想把這幾年的不快,給盡數吼出來。

“朕,生於皇宮,長於皇宮。而今卻要朕,眼睜睜地看著這隻屬於朕的皇宮,朕的天下。讓於他人之手。朕不甘心,朕不甘心”

跪於地上的藍衣太監從未見過皇上這般瘋狂。

他很害怕,害怕到他的身體都已經止不住地開始顫抖。

但他現在也隻能安慰這落難的皇上。

“皇上,奴才求您出宮吧。隻要您出了這皇宮,出了這皇城。待他日聯合各處,定能再回京城啊皇上”。

話雖如此,可是出了這京城,想要回來,又怎會是那般容易呢?

……….

…..

而此時,於北城門之上的角樓之中,一位身穿亮銀鎧甲的年輕士兵,其雙手正緊握住著手中的長槍,眼神不安地盯著城門北方的那一片峰巒疊起的山脈。

他已經聽將軍說了,燕王的大軍今日便會到達城下。

他也知道,皇城裏的這點兵力,並不足以擋住叛軍的腳步。

但他並不害怕,也不能害怕,因為這座城內,有他的爹娘。

忽然間,一片黑意從他的眼皮底下生成。

這一抹黑色如同與空中烏雲相連一般,使得本就已難見天日的皇城更加昏暗。

沒有過去多久,那抹黑意,便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而這,正是大明王朝,自北方而來軍隊。

三千蒙古朵顏衛,身穿黑甲胯下黑馬一騎當先,五萬重步兵手持長刀,盾牌緊隨其後。

伴隨著“隆隆”的踩踏之聲,軍隊行至城門前五百步外便整齊地列陣停下,不再前進,而是遙望著那緊閉的城門,等待著長官的發令。

當角樓之中的士兵看清了遠處軍中的旗幟之時,已然迅速的點起了狼煙,轉身前去稟報。

數麵寫有燕字的大旗,迎風飄揚,仿佛在向城中軍隊宣告著,究竟誰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龍虎之師。

城牆之上,弓箭手們已經各自就位,手中的弓上也已經搭上了箭羽。

但大多數士兵握弓的手都是顫抖著,正如他們的心一般,也在顫抖,仿佛他們正在想著到底要用多少支箭才能將城門外的敵軍射殺,才能將敵軍擊退,才能保衛這座曾經讓他們無比驕傲的城池。

“城內所有將士聽令。燕王率軍南下勤王,討伐朝中奸臣賊子。爾等速速打開城門,助我王清君側”。城外數百名士兵正齊聲地向著城內喊道。

隨後,就見一名身穿紫紅色錦衣,眉似臥龍,眼冒金光的中年男子便於陣列之中,慢悠悠的騎馬走出。

城樓上的士兵知道這人是誰。

試問除了燕王本人,誰人又敢如此大搖大擺的無視這座城呢。

因為,這座皇城,這整個天下,也都是他父親打下來的。

當他行至城門外百步之時,便突然的停了下來,並於城門之外,當著眾人的麵,合上了雙眼。

緊接著,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股狂風正在從四麵八方湧來。

風勢之大,竟生出了風卷殘雲之景。

與此同時,城外的天地元氣,此刻突然瘋狂並肆意的向其彙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