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安史之亂(二)(1 / 2)

起初封常清兵敗後,曾三次派使者入朝上表陳述叛軍的形勢,唐玄宗心裏有氣拒不相見。

於是封常清就親自騎馬入朝報告,到了渭南,唐玄宗下敕書剝奪了他的官職和爵位,讓他回到高仙芝的軍中作為一名普通的士卒去效命。

封常清草寫了上奏給唐玄宗的遺表說:“我死了以後,希望陛下千萬不要輕視逆賊安祿山,不要忘記我說的話!”

封常清之所以這樣告誡唐玄宗,是因為當時朝臣都認為安祿山狂傲叛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失敗,大家都犯了輕敵之心。

邊令誠到了潼關,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敕書。封常清把自己草寫的遺表交給邊令誠請他幫忙呈送唐玄宗。封常清被殺後,屍體陳放在一張粗席子上麵,被草草扔進了亂風崗。

高仙芝從軍營回到官署的時候,邊令誠已經帶領著陌刀手一百餘人等在那裏了,他對高仙芝說道:“皇帝也有恩命給高大夫。”

高仙芝聽後立刻下廳,邊令誠遂宣示敕書。

敕書宣讀完畢之後,高仙芝爭辯道:“我遇到叛軍沒有抵抗而退卻,死了是應該的。但是現在上有天下有地,說我盜減士兵的軍糧和物資實在是冤枉。”

當時高仙芝部下的士卒都在場,大家齊呼高仙芝冤枉,吼聲震地,但邊令誠還是殺了他。然後命令將軍李承光代理統領軍隊。

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因病在家中休養,唐玄宗因為他有威名,而且素來與安祿山關係不和,於是就召見他,拜為兵馬副元帥,率兵八萬去征討安祿山。

唐玄宗還下敕讓各地進軍,集兵收複洛陽。哥舒翰因病堅辭不受,玄宗不答應,並任命田良丘為禦史中丞兼行軍司馬,起居郎蕭昕為判官,蕃人將領火拔歸仁等都率領部落軍隊歸哥舒翰指揮,再加上高仙芝原來的軍隊,號為二十萬,守衛潼頭。

哥舒翰因病不能料理軍務,就把軍玫大事都委托給田良丘處理。田良丘又不敢一人決定大事,於是就讓王思禮統領騎兵,李承光統領步兵,又因為這二人爭權,軍令無法統一。哥舒翰用法嚴厲而不體恤士卒,所以士卒們意誌鬆懈,士氣低落,沒有戰鬥力。

安祿山的部將大同軍使高秀岩率兵侵略振武軍,被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擊退打敗,郭子儀又乘勝攻克了靜邊軍。

安祿山的大同兵馬使薛忠義侵略靜邊軍,郭子儀派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浚、左武鋒使仆固懷恩(仆固懷恩是哥濫拔延的曾孫,世代為金微都督)、右武鋒使渾釋之(渾釋之是渾族部落酋長,世代為皋蘭都督)等率兵去迎戰,大敗叛軍,七千騎兵被坑殺。然後又進軍包圍了雲中郡,郭子儀派別將公孫瓊岩率領二千騎兵攻克了馬邑,打開了東陘關的通路。

甲辰(十九日),玄宗加封郭子儀為禦史大夫。

顏杲卿準備要起兵討伐安祿山叛軍,參軍馮虔、前真定縣令賈深、槁城縣尉崔安石、常山人翟萬德、內丘縣丞張通幽等人都參與謀劃。

顏杲卿又派人去聯絡太原尹王承業,讓他也起兵響應。這時顏真卿從平原派顏杲卿的外甥盧逖暗中與顏杲卿聯係,想與他連兵斷絕安祿山的後路,阻止安祿山向西進攻京城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