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研究報道在糞便及尿液中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提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結合傳染病房的汙水、糞便經過消毒後方可與其他汙水合並處理的要求,在改建的隔離病房樓及發熱門診對應的化糞池增加投氯設備,在化糞池內進行消毒預處理,增加汙水站曝氣裝置及廢氣處理裝置。改造後,每天采水樣進行致病菌核酸檢測以及餘氯手工測試,確保總餘氯量≥10mgbrL,將糞便汙染環境、食物導致的糞-口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
為降低公用設施的接觸頻率,在隔離病區緩衝間內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備。為減小空氣中病原微生物豐度,在隔離病區及發熱門診的診室、病房、護士站、緩衝區、醫生辦公室安裝動態空氣消毒設備。病區配備對講設備,對輕症患者的問診可通過對講完成,盡量減少醫務人員暴露在汙染區的機會。
梳理空調及新風係統,根據感染風險進行使用調整。普通門診及病房原則上可使用新風係統和風機盤管的中央空調,做好定時通風;有條件的科室使用動態空氣消毒設備;隔離病區內可在控製可能造成交叉汙染“回風”係統情況下開啟空調;如需關閉空調係統,安裝空氣消毒設備及獨立取暖裝置。
三、開展多元化培訓
1.現場培訓
在收到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及防控等方案的通知》後,醫院立即對相關科室進行培訓,累計開展現場培訓30餘場。並根據國家、省市最新衛生指南或規範,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實時修訂及更新,保證培訓內容的及時性、正確性。培訓內容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特點、流行病學特點、感染防控流程、防控措施等,覆蓋全院醫護、工勤、行政、保安、誌願者等人員,確保所有工作人員掌握防控要點,避免出現工作人員的院內感染。
2.線上培訓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及新冠肺炎聚集性發病的特點,避免人員聚集,應用辦公軟件開展線上培訓,全院工作人員可隨時反複進行線上學習,並且可實時掌握完成學習人員的清單。製作防護用品穿脫教學視頻並開展線上培訓,全院員工可對照視頻練習防護用品使用,為隨時進入隔離區域工作做好準備。
3.一對一考核培訓
對所有馳援疫區、進入隔離病區以及存在密切接觸隔離患者風險的全院醫護人員、工勤人員等進行一對一防護用品穿脫示教講解,並進行現場操作考核。所有人員需考核通過,方可進入相應崗位開展工作,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隔離區域工作人員因防護用品穿脫不當而發生職業暴露及院內感染的風險。
四、防護用品分級配備
為指導在崗醫務人員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發生院內感染,根據國家及省衛健委相關規範,結合部門及崗位的感染風險,製定發布院內防護用品的使用細則,指導不同區域院內工作人員科學合理地選擇和使用防護用品。院內所有醫療場所使用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進行標準預防;並根據“優先保障高風險區域、高風險操作、高風險人員”的原則,結合具體崗位風險,對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的使用和調配製定要求。
目前有研究報道在糞便及尿液中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提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結合傳染病房的汙水、糞便經過消毒後方可與其他汙水合並處理的要求,在改建的隔離病房樓及發熱門診對應的化糞池增加投氯設備,在化糞池內進行消毒預處理,增加汙水站曝氣裝置及廢氣處理裝置。改造後,每天采水樣進行致病菌核酸檢測以及餘氯手工測試,確保總餘氯量≥10mgbrL,將糞便汙染環境、食物導致的糞-口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
為降低公用設施的接觸頻率,在隔離病區緩衝間內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備。為減小空氣中病原微生物豐度,在隔離病區及發熱門診的診室、病房、護士站、緩衝區、醫生辦公室安裝動態空氣消毒設備。病區配備對講設備,對輕症患者的問診可通過對講完成,盡量減少醫務人員暴露在汙染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