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懷疑(1 / 2)

章和二年二月壬辰日,漢章帝逝世,皇太子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時年十歲。尊養母漢章帝皇後竇後為皇太後,由竇太後執政,從此漢朝由穩轉亂,進入外戚,宦官相繼掌權的時期。

第一章懷疑

嘉德殿內,十一歲的劉肇跪立在金絲紅花纏枝的地毯上,圓圓的臉上,一雙靈動的雙目微微閃動,小小的眉頭皺起。

在他麵前是一張蟠蠡紋金絲黑漆的長條卷角書案,案上金箔片貼花四葉蒂彩繪香爐內散發出一股極濃的香氣。香氣散在殿內各處,空氣似乎都被這香氣感染,聞者欲醉。

書案後的織金妝花羅的軟榻上,一位美麗的婦人靜靜地坐在榻上,長長的發髻束成一束,梳成了瑤台髻,十分隨意的墜著兩枝鑲白玉紅藍寶石金累絲簪,顯得華貴而卻不張揚,自有一番賞心閱目處。

她眯起一雙美目,將淩厲的目光收入眼底,淡淡地道,“皇兒,你初登皇位,有些事情,一切自有母後為你考慮,你自不必憂心。至於清河孝王一事,我自會與眾臣商議,你隻需每日讀書,學習治國之理,可記住了?”

劉肇咬著下唇,握緊了拳頭,憤怒讓他的心頭升起了一股莫明的煩躁,但是他卻將這股煩躁強硬地壓了下去。波瀾不驚地點頭,“兒臣知道了,請母後好好考慮一下兒臣的所請,兒臣會好好聽話讀書的。”他又磕了一個頭,“若是母後沒有別的吩咐,兒臣就先告退了。”

美婦淡淡地笑道,“很好,你去吧!”

劉肇站起身,後退著到了簾幕之外,轉身向外走去。待走到殿下的台階下,回頭向上看了一眼,一種深深的恨意,在眼中一閃即沒,便頭也不回的消失在重重的宮城之內。

美婦就是竇太後,她聽了宮人的回報後,仍是淡淡地一笑,纖細的手指扶摸著食指上的一枚雕工精致的金菊花紋的戒指,讓那粗糙的觸感在心裏升起一種極舒暢的快感。

竇氏出生於名門,母親就是東海恭王劉強的女兒沘陽公主,竇氏就是他們的長女。竇氏生長在這樣顯赫的官宦之家,從小天生麗質的她,六歲就能寫出很好的文章。她不僅知書達禮,溫文而雅,而且貌美如玉。但是在宮廷中,再美好的人格,都會變得與怨恨,嫉妒,惡毒為伍,否則,最後就會變成犧牲品。

竇氏深深懂得這個道理,她知道利用自己的美貌,自己的手段遊刃於**的各色人物之間。不僅得到了章帝的寵愛,還得到了馬皇太後的喜愛,更加能處理好與嬪妃的關係,以至於後來,她又利用了章帝的軟弱,開始幹預朝政。

站在她麵前的宮人蔻兒用眼睛偷偷地瞄了一下不出聲的竇太後,等著她下一步的指示,心也開始亂跳起來,一股危險又詭秘的氣息,彌漫在宮中各處,似乎即將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竇太後慵懶的伸了伸手臂,紫金玉鳳銜珍珠的步搖隨著她的擺動而晃了起來。

“你下去吧,肇兒是極聰明的,也極有分寸,不過,我要隨時知道他做了什麼,說了什麼話,見了什麼人,你懂嗎?”竇太後的語聲綿軟柔和,卻有著讓人心驚的堅決。

蔻兒說了聲“諾!”便向後退了下去,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皇帝還小,雖說自己是太後身邊的人,但是那樣一個可愛的小皇帝,誰會忍心看著他受到一絲的苦楚呢?

崇德殿內,擺著一張四角描著金龍的黑漆桌子,六盞明亮的火燭,照著一個小小的身影坐在桌子的後麵,身後的盤龍吞日的巨大掛毯邊,一張小小的弓和箭囊不倫不類的掛著。桌子上擺著幾份書簡,但是劉肇卻並沒展開來讀,他拿著兩張薄薄的絹布,布片已經被揉皺,顯得有些髒,但是他依然緊握在手中,即不打開看,也不扔掉。四個宦官站在不遠處,低垂著頭,在暗夜的光影中,顯得迷離不清。

劉肇是昨天從鄭眾的手裏接過這張薄絹的,上麵隻有短短五個字,“生母梁貴人”,字寫的十分模糊,筆鋒顯得十分的無力,甚至像是慌亂中書寫的。

鄭眾是一個管理宮內河池苑囿的宦官,他昨天在滄池邊玩時,跑得離宦官和宮女們遠了,鄭眾就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還沒等他反映過來,就把這張絹放入了他的手中,便慌慌張張的離開了。

他隻看了一眼,就將絹布快速的收入了袖中,心裏狂跳不止。滄池的水光映著他的眼睛,這是三月份的天氣,滄池邊的各色小花已然開放,姹紫嫣紅甚是好看,芳草新綠,池邊的巨石擋住了追過來的宮人,他卻出了一身的冷汗。生母梁貴人,是說他嗎?

劉肇將心底升起來的疑惑用力的壓了下去,似乎在他的麵前出現了一大團迷霧,而這團霧中卻辨不清方向。

從他記事開始,從來沒有人告訴他,除了皇後以外,他還有一個母親,而這個母親現在又在哪裏?鄭眾給他的這個消息,是否是真的?

雖然劉肇隻有十一歲,可是這一年以來,他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卻隻能說眾卿平身,退朝等等的場麵話,他雖不出聲,心理卻在這短短的一年內,快速的成熟了。

他知道,這張絹,就是一個驚天的大秘密,而這個秘密如果是真的,或者被揭示出來,那麼他今後的路,將走得極其艱難,極為險惡。所以無論怎樣,這張絹的秘密,都隻能是他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