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林中空地”(總序)(2 / 2)

不過,作為一座富礦,俄羅斯文學在中文中所顯露的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寶藏仍在我們有限的視域之外。其中,赫爾岑的人性,丘特切夫的智慧,費特的唯美,洛赫維茨卡婭的激情,索洛古勃與阿爾誌跋綏夫在絕望中的希望,苔菲與阿維爾琴科的幽默,什克洛夫斯基的精致,波普拉夫斯基的超現實,哈爾姆斯的怪誕,等等,大多還停留在文學史上的地圖式導遊。為此,作為某種傳承,也是出自傳播和介紹的責任,我們編選和翻譯了這套“金色俄羅斯叢書”,其目的是進一步挖掘那些依然靜臥在俄羅斯文化沃土中的金錠。可以說,被選入本叢書的均是經過了淘洗和淬煉的經典文本,它們都配得上“金色”的榮譽。

行文至此,我們有必要就“經典”的概念略做一點說明。在漢語中,“經典”一詞最早出現於《漢書·孫寶傳》:“周公上聖,召公大賢。尚猶有不相說,著於經典,兩不相損。”漢朝是華夏民族展示凝聚力的重要朝代,當時的統治者不僅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而且也希望在文化上設立標杆與範型,亟盼對前代思想交流上的混亂與文化積累上的泥沙俱下狀態進行一番清理與厘定。客觀地說,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雖說也因此帶來了“罷黜百家”的重大弊端。就文學而言,此前通稱的“詩三百”也恰恰在那時完成了經典化的過程,被確定為後世一直崇奉的《詩經》。關於“經典”的含義,唐代的劉知幾在《史通·敘事》中有過一個初步的解釋:“自聖賢述作,是曰經典。”這裏,他將聖人與前賢的文字著述納入經典的範疇,實際是一種互證的做法。因為,曆史上那些聖人賢達恰恰是因為他們傑出的言說才獲得自己的榮名的。

那麼,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什麼是經典呢?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給出了這樣的釋義:1 .指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博覽經典。2 .泛指各宗教宣揚教義的根本性著作。不同於詞典的抽象與枯澀,意大利著名作家卡爾維諾歸納出了十四條非常感性的定義,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其中兩條:其一,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書。其二,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麼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參照上述定義,我們覺得,經典就是經受住了曆史與時間的考驗而得以流傳的文化結晶,表現為文字或其他傳媒方式,在某個領域或範圍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典範性,可以成為某個民族、甚或整個人類的精神生產的象征與標識。換一個說法,每一部經典都是對時間之流逝的一次成功阻擊。經典的誕生與存在可以讓時間靜止下來,打開又一扇大門,帶你進入嶄新的世界,為虛幻的人生提供另一種真實。

或許,我們所麵臨的時代確實如卡爾維諾所說:“讀經典作品似乎與我們的生活步調不一致,我們的生活步調無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時間或空間讓給人本主義者的悠閑;也與我們文化中的精英主義不一致,這種精英主義永遠也製定不出一份經典作品的目錄來配合我們的時代。”那麼,正如沙漠對水的渴望一樣,在漠視經典的時代,我們還是要高舉經典的大纛,並且以卡爾維諾的另一段話鐫刻其上:“現在可以做的,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發明我們理想的經典藏書室;而我想說,其中一半應該包括我們讀過並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另一些應該是我們打算讀並假設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我們還應該把一部分空間讓給意外之書和偶然發現之書。”

願“金色俄羅斯”能走進你的藏書室,走進你的精神生活,走進你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