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臂傷熊(1 / 2)

大明崇禎十六年,福建福州城北的空地上,一位豹頭環眼、體形彪悍的紅衣大漢正在耍石滾子。石滾子是用巨石鑿刻而成,是農民軋覆土,打糧食的農具。在這裏,它卻成了紅衣大漢表演的道具。

四外聚滿了看熱鬧的市民,不住地拍手叫好。

紅衣大漢膂力過人,迅疾靈動,石滾子被拋在空中,他並不用手去接,而是用胸脯將其頂住。他身形一晃,那石滾子便如臂使指般在他兩臂、前胸、後背上來回遊走。

如此耍了一會兒,紅衣大漢身形一俯,正在遊走的石滾子便在它後頸上停下來。若不是親眼看到,誰也不相信人的肉頸可以承受百餘斤重的石滾子。

紅衣大漢猛一仰頭,頸上發力,那石滾子便又淩空飛起,這次紅衣大漢沒有用胸,而是用左腳腳底將石滾子接住。他將石滾子托在腳底上,兩條腿上下繃成一條直線,而那石滾子兀自轉個不停。

如此耍了一遭,紅衣大漢一聲大喝,將石滾子再次踹向空中,石滾子直飛上一丈多高,忽地直墜下來。紅衣大漢大叫一聲躍起,兩腳一蹲地,兩臂平直張開,竟用前額去接石滾子。

人群中發出一陣驚呼,有些人都不敢看了,用衣袖掩住臉。

這時,石滾子已經墜落,正砸在紅衣大漢前額上。大漢的腦袋微微一沉,隨即向上一挺,將石滾子穩穩接住。他滿臉漲得通紅,生怕一股真氣衝出來。

圍觀的人先是一陣驚呼,接著響起一片震天價的掌聲。

“好神功,好神力,易大爺真乃神人也。”人群外麵忽然有人大聲叫道。

紅衣大漢聽這聲音熟悉,用雙手將石滾子從前額上取下,大吼一聲,將石滾子拋出。那石滾子飛出五丈多遠,重重地砸在地上,直沒入地中近一半。

十幾個小孩子跑上前,抱住大漢的腿,求道:

“易大爺教我們吧!”

“教教我們吧!”

“我們拜你做師父!”

“我們也去打壞人!”

紅衣大漢咧嘴笑道:“想學這個可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把早已準備好的糖果從衣袋中取出,分給這些小孩子。

幾個得到糖果的小孩跑開了,那幾個沒得到糖果的小孩子仍揪住他不放。

紅衣大漢道:“明天我先給你們,快玩去吧!”他顧不得幾個小孩的糾纏,到人群外找人。

這時,四下看熱鬧的人已漸漸散去了,隻有兩個身著勁裝、手拿齊眉棍的矮漢仍站在地上笑眯眯地望著紅衣大漢。他二人都是三十餘歲的年紀,眉眼倒也說得過去,但總透著一股憨直之氣。

紅衣大漢先是一愣,接著一拍腦門,叫道:“原來是你們這兩個灰孫子,怎麼有空到我這裏來了?”

兩位勁裝漢子倒身下拜道:“小子見過易大爺。”

紅衣大漢上前扶起二人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行此大禮。”拉著兩人徑直回家去了。這紅衣大漢其實叫易飛升,江湖人稱“金臂傷熊”。其實他的綽號原叫“金臂熊”,後因一直鬱鬱不得誌,自己在綽號中又加了一個“傷”字。他的“飛熊神掌”在福建一帶頗有威名。來的這兩人是易飛升的磕頭大哥,福州宗王莊莊主霍龍標的兩位貼身侍衛,分別叫天誅和地滅。他二人本名叫田虎和韓途,隻因大家都這麼叫,江湖人把他們的真名倒忘了。這綽號起的也頗為古怪,也不知他們能讓別人天誅地滅,還是自己會被天誅地滅,不過他兩兄弟倒頗為喜歡,覺得自己的綽號很是拉風。

空地後麵是一條青石巷,巷道盡頭的四間瓦房便是易飛升的家。屋子雖已年代久遠,但深宅大院,青瓦紅牆,倒也頗有氣勢。院中種滿了黃瓜、辣椒、茄子等各種蔬菜。易飛升平生有最大的兩個愛好,一是習武,二便是種瓜種菜。

易飛升好客,把天誅、地滅讓到裏屋,又到街坊買了兩壇酒和一斤豆幹,回來把院中僅有的一隻草雞宰了,開膛破肚,用砂鍋燉了,熱情款待二人。

談飲之餘,易飛升道:“兩位,今天怎麼有事到我這裏來,莫不是我家哥哥讓你們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