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起來像一個哲學問題:公平與道德。
同樣是穿越而來的青竹子當然聽過這個哲學問題的:假設你在開一列製動閘失靈的火車,而你的正前方正有5個工人在工作,而且這裏有唯一的一條側路,但側路上也有1名工人。當然,此時你除了可以掌握方向盤之外,減速是不可能的。此時你該如何選擇。
這是青竹子年少時在現代的課堂上被老師提問過的問題。當時,他沒有做出任何選擇,因為他覺得他永遠都不會是那個司機,直到他遇到了瑩兒這麼一個情況。犧牲少數,營救多數,這是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青竹子也曾這麼做過。可是,自從做了那個決定,他就一直受著自身的道德評判標準的譴責。後來,他發現這個事情是一個輪回裏可以更改的東西,於是,他又選擇了犧牲多數,可是,為了一個人,犧牲那麼多人,真的值得嗎?
那個時候的他才真正明白這是一個關乎道德和公平的爭論,也是一場帶有功利色彩的後果主義和絕對主義的強烈碰撞,無論作何選擇,沒有對錯,可無論選擇什麼,仿佛都會是錯!
青竹子在嚐試了很多次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看似行得通的方法。這個方法,青竹子是受這個哲學問題的延伸問題而想出來的!
它的延伸問題是這樣的:假設你現在正在那輛失控車的上方橋上,而你旁別剛好站了一個胖子,如果你推胖子下去,剛好可以把車攔下,此時你又將如何選擇。很多人的選擇和第一個問題幾乎一樣。可青竹子卻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給出了一個很是可笑的方法。他知道很多人都會選擇讓側軌上的那個工人犧牲,如果自己能及時提醒那個工人讓他離開側軌,那麼那個工人就不會死了,同樣那五個人也不會死。對於這個無奈的問題,青竹子這個可笑的答案似乎解決了一切。然而,對於抉擇瑩兒是生是死的問題,他無法這樣選擇,隻能讓她死。可他又不想讓自己愧疚,所以想了這麼一個辦法來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他把阻止瑩兒東去的主動權交給方錦篋,如此,瑩兒的去留生死,就會與自己無關!可是真的無關嗎?或許隻有試過這次選擇之後的青竹子才知道吧……
青竹無刃且有刃!這是一個矛盾的答案,就像青竹劍本身,更或許,他本就應該上升到這個哲學的領域————後果主義和絕對主義的較量!青竹短劍一出,就如同那個問題一樣,糾結著所有知道內情人的心!毫無疑問,青竹短劍是有鋒有刃的,隻是這鋒刃肉眼難見。而且,這鋒刃殺的不是人的肉體,而是人的靈魂和思想!你無法平衡這麼一個關乎公平和道德的天平,無論加重哪一邊的砝碼,使其有所傾斜,你的靈魂和思想就會殘缺,你的建立在最高層的人性思維體係的基石就會坍塌!
這就是青竹之刃!無形,無影,卻勝於有形、有影!
而當時的方錦篋卻並沒有想這麼多,也不知道這麼多,他隻知道自己阻止了瑩兒,便是救了瑩兒!所以,他爽快的接過了青竹短劍。可是,他心中還有一個疑問:這把青竹短劍是誰給青竹子的。方錦篋是一個有疑必問得人,所以他問了青竹子這個問題。
青竹子對這個問題,向他解釋了兩個時辰。兩個時辰之後,他知道了青竹子的身世,也知道了孔雅塵的身世,更知道了方晴雪的未來。至於青竹子、孔雅塵的身世和方晴雪的未來是什麼,就隻有青竹子和方錦篋知道了。反正,從今以後,方錦篋再也沒有過問過孔雅塵和方晴雪的事情,他的心放得很寬,很寬……隻是他沒有想到,一向聽話的喬瑩竟然會偷跟了去。等到他知道的時候,已是第三天的早上。他立馬讓家丁請來洛子倫和沐玉請求他們去追趕瑩兒,追上後,務必讓瑩兒回來。洛子倫和沐玉率領著幫中好手及方家護院走後,方錦篋一個人在客廳裏握著青竹短劍,來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