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卷結束語(1 / 1)

第一卷總算發完,下麵該是第二卷《求學長安》了。從此以後方吟雪的出場率就幾乎為了零,然後就是她的姐姐方晴雪,也就是咱們的女主角出場了。彭城老父在以後的故事裏會偶爾客串一下,要不然那些轟轟烈烈的戰爭,和那些曆史無法解釋清楚的神秘,就無法解釋了。再說了,以後這麼多事情,靠孔雅塵一個人,他也搞不定啊!至於梅蘭雙侶和聞箏樂也會客串,不過,貌似他們一直是客串。嘿嘿,透露一下,這三個角色是我後來加上的,代表著我的兩位知己和一個朋友(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敢加進這小說中,化進幾個知己朋友還能是事兒嗎,嘿嘿)!

接下來,真正大氣磅薄的故事開始了,真正蕩氣回腸的愛情開始了,真正一個男人的成長開始了!然而,現在卻不會再發的那麼勤了。因為我要忙著寫武俠小說《雲歸何處》和神話小說《血月》了。所以,先讓《輪回渡》沉澱一下,因為有些故事我還沒有確定改還是不改。我想呈現的是我能力的極限,是我認為最完美的篇章。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不過有人說一部小說,120多萬字,有必要那麼長嗎?我說長篇就是要長。他們嘲笑的說,別人的長篇也就四十萬字,你倒好,三個長篇。我說,長篇就是要長!連說了三遍,然後他們崩潰了。

莫言在他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的序言《捍衛長篇小說的尊嚴》中寫道:沒有二十萬字以上的篇幅,長篇小說就缺少應有的威嚴。

一部長篇小說如果沒有應有的長度,就像金錢豹子,雖也勇猛,雖也剽悍,但終因體形稍遜,難成山中之王。我當然知道許多篇幅不長的小說其力量和價值都勝過某些臃腫的長篇,許多篇幅不長的小說已經成為經典,但那種猶如長江大河般的波瀾壯闊之美,卻是那些精巧的篇什所不具備的。長篇就是要長,不長算什麼長篇?要把長篇寫長,當然很不容易。因為把長篇寫長,並不是事件和字數的累加,而是一種胸中的大氣象,一種藝術的大營造。那些能夠營造精致的江南園林以及在假山上蓋小亭子的建築師,當然也很了不起,但他們大概營造不來故宮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萬裏長城那樣的浩大工程。這如同戰爭中,有的人,指揮一個團,可能非常出色,但給他一個師,一個軍,就亂了陣腳。將才就是將才,帥才就是帥才,而帥才大都不是從行伍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當然,不能簡單地把寫長篇小說的稱作帥才,更不敢把寫短篇小說的貶為將才。比喻都是笨拙的,請原諒。 一個善寫長篇小說的作家,並不一定非要走短——中——長的道路,盡管許多作家包括我自己走的都是這樣的道路。許多偉大的長篇小說作者,一開始上手就是長篇巨著,譬如曹雪芹、羅貫中等。我認為一個作家能夠寫出並且能夠寫好長篇小說,關鍵的是要具有“長篇胸懷”。“長篇胸懷”者,胸中有大溝壑、大山脈、大氣象之謂也。要有粗礪莽蕩之氣,要有容納百川之涵。所謂大家手筆,正是胸中之大溝壑、大山脈、大氣象的外在表現也。大苦悶、大悲憫、大抱負、天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大感悟——這些都是“長篇胸懷”之內涵也。

而現在長篇越來越短,與流行有關,與印刷與包裝有關,與利益有關,與浮躁心態有關,也與那些盜版影碟有關。也許會有人說,在當今這個時代,太長的小說誰人要看?其實,要看的人,再長也看;不看的人,再短也不看。長,不是影響那些優秀讀者的根本原因。長篇小說它排斥投機取巧,它笨拙,大度,泥沙俱下,沒有肉麻和精明,不需獻媚和撒嬌。 在當今這個時代,讀者多追流俗,不願動腦子。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真正的長篇小說,知音難覓,但知音難覓是正常的。偉大的長篇小說,沒有必要像寵物一樣遍地打滾,也沒有必要像鬣狗一樣結群吠叫。它應該是鯨魚,在深海裏,孤獨地遨遊著,響亮而沉重地呼吸著,波浪翻滾地交配著,血水浩蕩地生產著,與成群結隊的鯊魚,保持著足夠的距離。 長篇小說不能為了迎合這個煽情的時代而犧牲自己應有的尊嚴。

我不知道自己胸中有沒有大溝壑、大山脈、大氣象,也不知道心中有沒有那種大苦悶、大悲憫、大抱負和大精神,但我有一個要把長篇小說寫好的心願!我自己出不出色,我不知道,我是將才還是帥才,我也不知道。但有一點我很清楚,那就是長篇小說不能為了適應某些讀者而縮短自己的長度、減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難度。接下來的《血月》如此,《雲歸何處》也是如此,以後我的每一部長篇小說都會如此!都會給他們應有的長度和深度,給他們應有的硬度和密度。我就是要這麼長,就是要這麼密,就是要這麼難,願意看就看,不願意看就不看。哪怕隻剩下一個讀者,我也要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