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大沿帽走出一箭之地,見有人蹲踞在一堵矮牆之上,戴小帽,穿短衣,臉色黑紅,圓圓的腦袋上卻隻有半個耳朵,顯眼的是一部蓬亂的胡須。
大沿帽走上前稟報:“大爺,相公到。”
我趕忙躬身施禮。那人拉住我說:
“不必。我且問你,你是個當官的嗎?”
“不是。”
那人繃著的麵皮一下子放鬆了:“那就好!我遠遠望見你坐在那邊,文質彬彬,儀表不凡,所以叫人請你過來敘談敘談。”
我忙表示感謝,並說“倒是讀過幾天書”。
那人高興的說:“原來是一位相公。如今天下大亂,我們老爺應運而生,拯救蒼生,相公可同我們共成大事。但不知你可會做些什麼?”
“小人文事略通,武備不知。如寫字作文是本行,軍營中的書信文告願效微勞。”
那人又問:“擅長畫畫嗎?我想找個會畫畫的人。”
“不會。但我認識這樣的人,隻是一時難尋。”
“哦。你若遇見,可同他一起來。我姓王,是老爺的高照。在軍營裏一提王高照,沒有不知道的。”
我有些不明白,他解釋說:凡軍營行動,第一是將官,第二是掌旗,第三就是高照。這三個人勝敗不離,生死不散。
我這才知道高照原來是軍營裏的大幹部。但見此人相貌不惡,言談不俗,就用相書上的話奉承了他幾句。王高照倒不好意思起來,謙虛的說:“我也沒什麼好處,隻是同情心強,不愛殺人。“
我聽說他不喜歡殺人也很高興,就順勢說:“王大爺是個善人,善人總會有好報的。宋朝第一大將曹彬不殺人,後來大富大貴,子孫昌盛,而大將曹翰則喜歡殺人,後來子孫凋零,自己死後也轉生成豬,被人屠宰。”
王高照也很同意我的觀點,於是兩人越談越投機。
王高照看到大沿帽士兵還站在旁邊,就囑咐說:“大虎,你去吧,安排人準備酒飯。
我這才知道大沿帽士兵原來名叫大虎。
又聊了一會,王高照跳下矮牆,攜起我的手一起向城裏走。很快來到二裏街一處宅院,王高照命人設座。
一個士兵扛過兩個裝滿綠豆的口袋放倒在兩邊當椅子,又放置半袋綠豆在中間當桌子,拿銀製的大酒爵斟滿臘酒(臘月裏釀製的米酒)恭敬地捧給我。
我推辭說不會飲酒。王高照說:“哪有讀書人不飲酒的?”
我隻得解釋說:“今日蒙老爺知遇之恩,又蒙賜酒,怎敢不飲?實在是天生不用酒。”
他看我確實為難,也不勉強,笑笑說:“這樣說來,讀書人也有不飲酒的。既不用酒,那就吃些果品吧。”
隨即一名士卒端過一盤水果來,都是新鮮的栗子,紅棗,柑橘等,王高照親自剝開一枚桔子遞給我,我也有些感動,接過來放到嘴裏。
太陽已經偏西了,王高照放下酒杯,叫人牽過一匹馬來。那匹馬渾身雪白,膘肥體壯,鞍韉和轡頭都是黃金裝飾的。
王高照抓過韁繩,就要上馬,我跑過來拉環墜鐙伺候他。王高照忙抱拳說:
“相公折殺我了!我本當與相公一起步行,怎奈我這條腿啊,因為一件沒要緊的事被老爺責罰了十五軍棍,疼痛難走。相公莫怪!”
說完他猛抽戰馬一鞭子,唯恐我尾隨其後。
我想這人待我不錯,如果離開此人,被別人再擄去,就不好了。於是鉚足勁撒丫子追趕。王高照回頭看看我,心感不落意,奔跑得更快了。
前麵路上一個人,四十來歲,頭戴讀書人常戴的方巾,手肘上搭一件紫花布衫,差點被馬撞倒。
王高照停住馬,叫他將頭巾取下來。那人趕緊將方巾摘下來雙手奉上。王高照用刀挑過來,回頭對我說:“相公戴上。”
又走出幾步,一個賊兵帶著一個美婦人在路上走。王高照一見,叫賊兵將美婦送給我。那賊兵將脖子一梗,不服氣的說:“我搶來的,為什麼要送給他?”
王高照生氣了,厲聲說道:“你如果不給,那就殺掉誰也別要了!”
我上前按住刀,解勸道:“像這樣的婦女廬州城裏有的是,何必為了一個女人傷了大家和氣!”
王高照聽了,又瞅那個賊兵一眼,怒哼一聲,收起寶刀,躍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