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是這樣,百姓們也是感恩戴德,以前的官府不剝削自己就已經不錯了,哪有官員自己掏腰包買白送的。好吧,百姓們並不知道薛雲軒手中的錢是抄家所得,薛雲軒也沒有想去解釋,就當是個美麗的誤會吧。
賠償,送糧之後的第三步,薛雲軒便是減稅。薛青雲處理的三日的公文,自然將池陽縣的現狀摸了個全,薛雲軒便將那些雜七雜八,胡亂添加到的百姓身上的稅全都免了,隻留下最基本的糧稅和商稅。
同時薛雲軒大幅度地降低了坊市中攤位的租用,隻是那些攤主在裏麵的交易所得要拿出其中的百分之五交給縣衙。薛雲軒代表官府鼓勵百姓經商,扶持商業的發展。
普通的百姓可不知道縣太爺這樣做的用意,他們隻知道如今的縣太爺不僅送糧食,還減免賦稅,降低坊市攤位租金,簡直就是好官啊,民心不知不覺中就開始倒向於薛家,他們的統治已經開始慢慢地被池陽縣的百姓所接納。
其實薛雲軒如此做的目的,隻是想為日後的一個行動埋下一定的伏筆而已,這樣的收獲又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
這些東西本就在薛雲軒的腦海之中,趁著夜色和眾心腹形式地討論了一下便在隔天公布了出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薛雲軒的身邊都是這些沙場之士,沒有人替他出謀劃策,沒有人幫他擬寫政令,等平靜幾日,人心攢夠了,薛雲軒便打算再次向民間征召有識之士。
掌控了縣衙,也批閱了積壓的文件,薛青雲也算是難得空閑了幾日,便帶著王倩兒出去散散心,順便把解決了因為這幾日而耽擱了的事,接嶽父嶽母進城。、
說實話,王大順他們還是覺得待在鎮裏自在,可雖然王倩兒懷孕了呢,薛青雲夫婦便以王倩兒需要照顧將王家二老誆了過來。
時間一日日地過去,池陽縣在薛家父子的治理下又開始重新煥發出了生機,百姓們都漸漸過上了安定的生活。然而一道從縣衙中出來的命令讓本來快要平靜下來的池陽縣再次炸開了鍋。
“奉縣令大人之命,因縣衙官差稀缺,特此招募四百衙役。識字者還可應聘文案和小吏,名額不限。衙役每月三兩銀子,文案小吏每月二兩銀子五百錢,有意向者速來縣衙報名。”城門角的告示處圍了一群的百姓,一個識得字的人站在前麵正逐字逐句地念著告示上的字,告示旁還站在兩名衙役,負責解答眾人的疑惑。
“每月三兩銀子,這麼多?這不會誆我們的吧?”
“去去。小縣令怎麼會騙我們這些小百姓。你不信,不去不就可以了。我可是要去報名。”
“是小縣令要招衙役嗎?我娘說了小縣令是個好官,要懂得報恩,這報名我也要去。”
“衙役大哥,這告示上說的是真的嗎?這麼好的事,有沒有什麼要求啊?”
“隻要老實聽話會吃苦便可做衙役?這是小縣令的要求嗎?”
不管百姓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今日的縣衙又是度過了無比熱鬧的一天。月俸三兩銀子確實不是什麼小數目啊,再加上如今縣衙的形象在百姓心裏也不再似之前那樣不堪,前來報名的年輕漢子絡繹不絕,就連有些落魄書生也趕到縣衙張望。
“大人,前來報名的百姓已經有近百人了。”周倉穿著縣尉的官服走進了二堂。除了出去複製招收衙役的周倉和那八個捕快,馬騰四人都待在這二堂陪薛雲軒討論著治理池陽縣的事情。
在那柳原城外,薛雲軒授給八名清風寨武者班頭的官職,隻是到了池陽縣後又需要抓捕那九個無惡不作的班頭,薛雲軒又將他們的官職往上調了調,方便他們執行自己的命令。(七十二章出了漏洞,將清風寨人的官職寫成了捕快,所以在這裏不上這個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