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傅家(2 / 2)

到了門前秋姨娘又停下為三娘整理衣襟,大概是想讓三娘看起來討喜些。

秋姨娘又叮囑道:“見了先生記得問好,要有禮貌。”

三娘複點頭:“嗯,姨娘,我知道了。”

說罷,她邁著小腿兒進去了。

傅府的女教姓吳,傅家姑娘們稱她為吳先生。三娘從前聽說這吳先生還有些來頭,說是哪個書院院士之妻,反正有些真才實學。

傅家那兩丫頭早就來了,這會兒在座上坐得好好的

吳先生立與桌案邊,見了三娘不鹹不淡道:“找個位置坐好……”

三娘乖巧的答是。

吳先生在傅府教書快兩年了,對府裏這些關係也理得清。三娘是窯姐兒生的,吳先生這樣的典型文人而言自然是瞧不上的。

三娘不在意那些,她自有辦法叫她瞧得上。

待她剛坐下,傅靜嫻同傅靜初便在吳先生的引導下書聲朗朗起來。

三娘麵前放了本《三字經》,反正這架勢是想叫她自學成才了。

她倒是無所謂,順手翻看了幾頁便跟著她們一同朗誦起來。

吳先生見她跟著念得起勁,一時來了疑惑,這丫頭第一回入府學,是怎麼識的字?

三娘好好讀她的書,佯裝瞧不見吳先生詫異的表情。吳先生雖詫異卻不會表露,依舊教她的書。

這一上午除了念著三字經,再沒別的了。

下了學,待傅靜嫻、傅靜初都歡跳著出了門,三娘卻到了吳先生跟前。

“先生,今天學三字經明天學什麼啊?”

吳先生不太高興,覺得這孩子不踏實,走還沒學會就想學飛。

“這三字經別看著簡單,裏頭要學的可多,你要是想學別的,就把三字經背下來給我聽聽。”

她話音剛落,三娘就背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吳先生豎著耳朵聽完,驚歎道:“你這小丫頭,還有過目不忘之能?”

三娘搖頭:“三娘一直想跟著姐妹們念書,可是從前姨娘說我去不得,所以三娘經常到院門後麵聽先生授課。”

反正三娘是胡謅,吳先生教書的時候又不往外頭走,哪裏知道真假。

“嗯,出生不是你能左右的,難能可貴的是你還有顆赤子之心。”吳先生說著從屋裏的書架子上取來本書:“你拿回去自個兒讀,不懂的要問。”

三娘將那書翻開看了看,吳先生倒是與旁人不同,她這身子還是個十歲女童,竟讓她去讀《山海經》,那可不是什麼正該學的東西。

不過這倒合三娘的意,總歸是比那些個孩童的讀物有趣些。

回了流芳苑,三娘便抱著書啃,秋姨娘看著心裏高興,做了好些精貴的吃食。

三娘邊吃著又想起了些事情,便同秋姨娘道:“姨娘,你要是有銀子便存起來,莫要花在不該花的地方。”

秋姨娘卻笑,以為三娘是瞧著這些吃食勸她省錢:“花在你身上那是該花的。”

她會錯了意,三娘就變個方同她說:“先生今天說了天有不測風雲,要知道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