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普通高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係中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既帶動義務教育質量的提升,又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後勁,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1陳小婭同誌2010年時任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現任國家科技部副部長。
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普通高中教育事業。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快速發展,正在加速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2009年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達2434.3萬人,比2000年增長了一倍,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79.2%,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85.6%,滿足了越來越多適齡青少年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學校麵貌日新月異,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素質教育不斷深入,課程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人才培養模式發生深刻變革,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辦學體製改革取得實效,辦學活力得到增強。普通高中教育的長足發展,為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提升國民素質、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曆史性貢獻。
當前,全球已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的時代。在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今天,許多國家著眼於金融危機後的振興與繁榮,把發展教育、開發人力資源作為重大國家戰略,積極謀劃教育改革發展,大力吸引各類優秀人才。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高中教育,將其視為一種國家安全戰略的需要,紛紛製定相關法律政策,加大政府投入,推出係列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加快我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步伐,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把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發展擺在更加重要和緊迫的位置。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重基礎。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勝利召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正式頒布,描繪了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全國上下推進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總號角,也為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總書記在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麵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未來十年,我們要緊緊圍繞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戰略部署,始終牢牢把握“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這一戰略主題,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核心任務,樹立“人人成才、多樣化人才”的觀念,著力改革創新,努力開創“高質量、多樣化、有特色、可選擇”的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新局麵。
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已站在新的曆史上,推進改革創新需要堅實的研究基礎作保障,需要理論引導和智力支持。一方麵,普通高中是全世界公認的辦學最為困難的學段,它始終麵臨著大眾和精英、基礎和分流、規範和選擇、應試與素質、公平與適宜、均衡與特色等兩難問題,具有特殊性和專業性。另一方麵,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在過去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問題亟待破解,同時又處在經濟社會和教育轉型的關鍵時期,新的挑戰層出不窮,新舊矛盾交錯,改革更加複雜和艱巨。
因此,理論研究和科學探索,對於當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華東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優勢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作為我國教育科研的重鎮之一,學校擁有一支人數眾多、實力雄厚的教育科研隊伍,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教育學學科體係,教育科研成績斐然。近年來,學校把“普通高中轉型研究”列為“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建設項目的重要內容,組織跨學科力量集體攻關。學校始終對這項工作十分關注,給予了大力支持。霍益萍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本著科學嚴謹的精神,長期堅持深入基層學校,在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係統的思考和研究,取得了積極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