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郎國都這樣子了,那個牟羽還有心思為兒子奪位。等他到手了,花郎國內估計大多數都是鬼民了。”沿途所見讓倪強不免產生了聯想。
陳六福沒這麼多憐憫,見慣了宮內的爾虞我詐。他很明白這些人的想法。對這些一心想當皇帝的人來說,任何機會都是天賜的良機。不管犧牲多少人,能換來皇位就是值得的。
花郎國並不大,走了七天就已經看到了花郎國的都城開京。最讓倪強驚訝的就是沿途居然沒有碰到敵人的一兵一卒。
二萬大軍過境,附近的州府完全視而不見。完全就當他們不存在。
不過好運也就到這裏為止了,開京的城門緊閉。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站著數千名手持弓箭的兵卒。
負責城防的將領看到大乾的軍旗,立刻大聲說道“你們大乾軍隊來我花郎國都城開京有何居心?”
騎在馬背上的倪強翻了個白眼道“我帶著朋友來花郎國旅遊踏青。你們緊閉城門又是有何居心?”
說實話,倪強隻覺得這個將領腦子是不是有問題?能坐到這個位置,應該靠人情關係上的位吧?他這邊二萬大軍壓境,目的不是明擺著的?還問個什麼勁?
“踏青旅遊會攜兵器著甲胄?”城樓上的將領一臉警惕到。
麵對這種小白,倪強已經沒多少興趣說話。
“花郎國內亂不止,我大乾恐傷天和,故特發義兵前來拯救百姓於水火。爾等還不速速開門迎接王師?”一個嗓子大的傳令兵掏出一張倪強之前寫好的東西,對著城樓上的人大聲讀到。
其實倪強壓根就沒指望過這種玩意兒能唬住人。什麼義兵,王師就和和尚嘴裏念的阿彌陀佛差不多。一旦被人控製了,就和砧板上的魚肉沒啥區別。到時候你猜猜還有沒有人和你說什麼義兵,王師?
但城樓上的那個將領卻好像腦抽了一樣。居然一臉大喜過望道“末將恭迎王師天兵前來平亂。牟羽私下調集兵馬進京,現在已經控製了王宮。”
話還沒說完,下麵的兵卒就已經把城門給打開。
這下輪到倪強愣住了,這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預料。
原本是準備趁著那老牟羽和花郎王死磕的時候,他突然出現兩邊漁利。
此刻出現得不知道是太早還是太晚。反正已經沒有左右逢源的機會。
沒有急著進去,倪強而是站在原地問“花郎王如今何在?”
話音落下,原本一臉高興的花郎將領就像被人點了穴。過了好半天才答道“昨天上午牟羽帶兵進城,王宮隨即就被攻陷。然後牟羽就開始全城大搜查。城內有傳言說我王逃掉了。”
“你是牟羽的人,還是花郎王的人?”按照道理來說,如果這名守城將領是忠於花郎王的話,那花郎王為何不躲到這兒來?
將領一臉苦笑道“不瞞您說,末將現在是城中最多的一群人。不敢明目張膽的效忠牟羽,但也不敢站在生死不明的王那邊。”
看著對方的樣子不像在說假話,並且這一切也合情合理。
易地而處,倪強也同樣不敢亂投靠。現在花郎王行蹤成謎,萬一帶著勤王之師重掌大局的話,投靠牟羽無疑是自尋死路。而擺明車馬效忠花郎王,萬一花郎王已經死在某處或者從此音信全無。牟羽肯定不會放過這個餘孽。
“開京一共六門,牟羽是從那道門進來的?”倪強想弄清楚敵我,免得不小心踩進了別人的地盤。
將領不假思索的答道“牟羽是從崇仁、宣旗、保定三門進來的。一共進來了約三萬精兵!”
花郎所謂的精兵倪強心中清楚是個什麼德行。充其量也就是有把兵器,身上能有件甲胄罷了。如果真的排開陣勢,倪強完全不把那三萬人放在眼裏。
“光德、德山、會賓三門的守將領怎麼樣?”開京城雖然不算大,但也相當於大乾一個州府的規模。城牆上至少也有五至八千人的樣子。
“這三門一向兵卒不多,兵強馬壯的是崇仁、宣旗、保定三門。好在牟羽急著找我王,沒時間來管我們這點蝦兵蟹將。”將領一臉自嘲道。
情況也已經了解的差不多,倪強當即說道“這段城牆由我來接管,你負責去聯絡附近兩門的將領。”
聽到倪強願意接受,那將領是高興的不得了。立刻就叫手下人把倪強的大軍安排好住處,然後他帶著幾個隨從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