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類似的戰例不少。從矮個炮兵到小胡子,無一不是敗在嚴寒之下。雖然他還沒體驗過嚴寒下作戰是什麼感覺,但準備越充分就越有勝算。
接下來的剩下的一點時間,倪強也沒回去休息。拉上了趙靈和趙婧,讓她兩負責防寒的藥草和糧草。他自己就負責那二萬件防寒的衣物。
武威侯最後的那批冬衣已經交付了,不過這些天又生產了一大批。原本是準備弄一種新的營銷模式。但現在一切以戰局為重。
和陳六福趕到了工場裏,喬馨然很快就把最近生產出來的數字統計了出來。
看著麵前的數字,雖然可以確定工人們都很賣力。但這一萬一千多件的衣物大概隻夠一半人。那剩下的一半人又該如何?
吩咐晚上加菜,讓辛苦了這麼久的工人也高興下。倪強讓人把這一萬一千多件衣物全部送到城外的大營中。
趁著城門還沒關,倪強連夜就出城來到大營中。但此刻營中人並不多,因為大多數人都還在營外和家人見麵。三張五十石的糧票也要交到家人的手上。這可是能讓家人活下去的東西。
福叔已經把行李帶到了大營裏,除了衣物和藥品外,最多的就是書。打發時間是一部分,主要是帶上一些有關花郎國風土人情的書籍。帶上很多書,已經變成他每次打仗的習慣了。
坐在桌前拿起一本遊記,這是趙婧在宮內拿出來的副本。上麵頗為詳細的記錄著花郎國的氣候,以及人文的風俗習慣。
“花郎國人口不到二十萬戶,兵甲也隻有萬餘。國貧民弱,鄔桑,斯古通都曾打過它的主意。但為何最終不是撤就是敗?”倪強合上了書本,心中出現了疑問。
但這本是遊記不是戰史,裏麵對於戰爭的描寫也隻是一筆帶過。隻是偶爾在介紹一些名勝古跡時會插敘幾句進去。
按照人口來算,就算一戶一丁也最多十萬餘兵甲。裝備方麵除了三成兵卒有一柄鐵製長矛,其餘的兵卒武器都是臨時拚湊的農具。要麵對數萬斯古通鐵騎,根本毫無勝算可言。
但根據遊記中的記載,白頭山一役。二萬斯古通鐵騎竟然敗在了不足五萬的花郎國輕步兵手下。具體如何打敗斯古通鐵騎,也就沒有細說。反而記下一些光怪陸離的神怪故事。
看到倪強合上了書本開始抽煙,陳六福隨即讓人把晚膳給端上來。他也壓低聲音說道“賢侄,現在二萬人隻有一萬一千件衣服。怕是會出事啊!”
倪強點點頭,這事他之前也想到了。二萬人中大多是新兵,即將要去的地方也是別國他鄉。一半人穿得暖和和,一半人冷得直篩糠。肯定會出現矛盾。到時候別說調兵遣將去打仗,自己別幹起來就算好了。
“不如減少九千人?讓有冬衣的出征。”為今之計也隻有這個辦法。
陳六福一臉為難的搖頭道“隻怕這樣不行,這二萬人是皇上的意思。咱們這邊擅自加減,怕是不合規矩。”
“但另外那九千兵卒並無冬衣禦寒,難道看他們活活凍死?”此時的倪強已經沒有婦人之仁,但也絕不會讓手下兵卒去送死。
這時大帳被掀開,趙靈走進來道“一萬一千人?這話你可別被八妹聽到,否則她一定不會讓你去花郎國!”
知道剛才的對話已經被趙靈聽見,倪強隻能解釋道“禦寒衣物不夠,我總不能讓人過去被凍死吧?”
“話雖如此,但二萬新兵本就不多。再減近半,我擔心無法應付。”趙靈也看過花郎國的遊記,知道一些戰史。
最後兩人商議了一番,決定采用一個折中的方案。開拔依舊是二萬人,但一入花郎國後就盡快選擇合適地點安營紮寨。一萬一千有冬衣的兵卒作為機動力量,剩下的九千就留守大營。
這樣的話進可攻,退可守。雖然不算是什麼高明的戰術,但按照現在的條件隻能做如此打算。
第二天一大早,除了造飯的夥頭兵外,其餘兵卒全部在大營外集合。
倪強命人把一萬一千件冬衣全部發在那些身強力壯的年輕兵卒手裏。至於剩下九千相對較弱的,作為後備部隊,非必要情況不會在一線。
怨言多少會有一些,但各級將官會去解釋,相信這九千人也會理解。到底他們不是第一戰鬥序列,沒有冬衣也沒什麼可抱怨。
早飯後準備開拔,這時一個鴨公嗓遠遠傳來“皇上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