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熟悉(2 / 2)

此時張濤正坐在前廳裏和倪強聊天,趙信進來後他連頭也沒轉。隻是一心一些的和倪強繼續聊著。

一位是前朝的少年名士,一位是當今的文壇新星。一老一少間的思想碰撞,話題自然事越聊越多。不知不覺間太陽就已偏西。

“張先生,時間已經不早了,八駙馬也餓了。”趙信忍不住催促到。

張濤這才想起,麵前的三元相公是來這裏吃飯的。他立刻問道“我最拿手的就是燒菜,先生你想吃點什麼?”

剛才談話間,倪強也隱約知道了對方的年紀已近八旬。他也不想麻煩老人家弄什麼特別麻煩的菜肴。

“就來個餃子。如果能再來點紅油辣椒,蒜泥,醬油,醋就最好不過。”倪強挑了個最簡單的。反正隻要下鍋一煮,撈起來就可以。

聞言張濤立刻起身,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他就把一個大托盤端了進來。上麵放著二大盤餃子。

看著桌上二大盤餃子,倪強頓時食指大動。

左邊那盤看似普通的水餃,但每一個都晶瑩剔透。隔著餃皮都可以看到內裏包著湯汁十足的肉餡。

右邊那盤的煎餃,每個的低端都炸成金黃色,卻沒有一絲的焦痕。可以看出下廚之人的火功已達化境。

還有幾小碟已經調製好的蘸料放在一旁,倪強頓時就有些忍不住了。

“倪先生,在下這裏吃飯有個規矩。如能以此菜成詩,或說出此菜之中的與眾不同處,方能動筷進食。”張濤坐下來後一本正經的說到。

聽到有規矩,倪強微微一笑,思考了片刻後道“如果二者皆中又如何?”

“往後在下這裏無任歡迎,哪怕你三更半夜過來,在下也會盡力款待。”這規矩不是現在才有,雖然看倪強順眼,但他也沒有半點徇私。

看到桌上的幾碗清湯,倪強拿起筷子夾起一個個水餃放進湯裏道“鵝鵝鵝鵝鵝鵝鵝,一鵝一鵝又一鵝。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好詩!罵盡了天下那班無能的庸官,也道出了此菜的名堂。倪先生果然是學貫古今,請受在下一拜!”說完張濤單膝跪下俯首一拜。

倪強雖然很想拉起對方,但任憑他用盡全力,卻猶如蜻蜓撼柱般。隻能受了對方的一拜。

既然題已破,自然就可以吃了。趙信毫不客氣的就拿起筷子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問道“八駙馬,你尚未入口,如何得知內裏的玄機?”

倪強夾了一隻煎餃,然後笑道“其實張先生每次都留有餘地,比如你看餃皮之內就有鵝蹼的微黃。加之鵝肉的香氣,並不難猜。”

雖然麵前有二百隻水餃,但這種鮮美的味道讓人根本欲罷不能。就連襲蘭也顧不上形象,不斷加快吃的速度。

一盞茶時間不到,二百水餃就進了三人肚子。這時張濤叫人送來了茶水,然後突然歎道“隻怕再過些時候,這家店就不會開了。”

“張先生何出此言?”說實話,剛剛的餃子無論是麵還是餡兒,都堪稱是大師級的水準。最難得的就是裏麵竟沒有任何調味料的感覺。正是暗合廚道中最高的大羹不和之道。倪強很是不舍。

張濤拿起茶盞喝了一口,然後淡淡說道“太子沒了,錢家沒了,喬家沒了,臨安城就像少了幾根梁柱。百姓都快吃不上飯了,但仗還是不停。這店再開下去,也沒多少意思了。”

在座之人都是心思活絡之輩,頓時聽弦音而知雅意。明白張濤是在說大乾即將要出現動蕩。

倪強沒有出聲,隻是慢慢的喝著杯中的茶水。這些事與他無關,他也不想再去管閑事。反正他的根在中州,臨安這邊的皮具店並非不可或缺。

趙信的神色則有些複雜,因為張濤所言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襲蘭看到武威侯的神色,她低聲說道“侯爺不必擔憂,此言也隻是臆測。何況天下大亂豈不正合你意?”

“啪”的一聲輕響,張濤把手中的茶盞放在桌上。然後麵帶慍色道“你們兩個飯也吃了,沒事的話就早點離開。”

被下了逐客令,二人也不好久留。隻能起身告辭離開。

待兩人走遠之後,張濤神色凝重道“剛才在下所言,先生以為如何?”

倪強輕輕放下茶盞,搖頭說道“在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並且久居山中,也不知廟堂之事。”

雖然兩人很談得來,但倪強不願談這些。現在和斯古通人打仗,城內的氣氛非常緊張。他實在不想落人口實,免得傳了出去給自己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