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大操場上的兩個少年(1 / 2)

序章 大操場上的兩個少年

國慶節快到了。

天氣好得不能再好,真正是金風送爽,陽光明媚,高遠的藍天上飄著朵朵白雲。

這麼好的天氣,再加上一天的課程已經全部結束,同學們的心情真是要多輕鬆就有多輕鬆。

課外活動時間到了。按照學校規定,在這段時間裏,同學們不許躲在教室裏看書寫作業,不許回家,也不許出校門去街上閑逛。雖然活動內容是由班級裏統一安排的,但總歸是從教室裏放出來了,有了適度的自由,可以充分地享受陽光與新鮮空氣了。

以後我們會說到,英才中學隻是一所鄉鎮中學,校舍是上世紀80年代初建造的,那時的財力不像現在那麼雄厚,所以一切都是因陋就簡。因為在鄉鎮,地價相對便宜,所以學校的操場倒是超大。在其正前方,又有一個超大的司令台;中心則有條四百米的環形跑道,雖然上麵鋪的是煤屑沙石,不是現代化的塑膠。操場的右側,有供跳高、跳遠的沙坑,有供扔鐵餅、鉛球的扇形場地。左側則是露天的籃球場和排球場。足球場?對不起,暫時還沒有。

這樣的大操場,如果天氣晴好,可以有好幾個班級同時在那兒上體育課。如果下雨,那就沒辦法了,隻能臨時調課。

現在,幾乎是全校的學生都湧到這兒來了,遠遠望去,操場上空塵土滾滾,像是亂得不能再亂,但深入其中觀察,卻會發現那些學生東一堆西一撥的,都各有各的活動項目。比如在操場左角的一個籃球場上,正有兩支男子籃球隊在賽球,隊員們在球場上奔來突去,你爭我搶,其他同學——尤其是一群熱情高漲喊聲響亮的女同學則站在場外,為他們叫好,當拉拉隊。

雖然球隊是“正規”的班級代表隊,但拉拉隊卻很不“正規”,即不專門為甲隊或是為乙隊加油——究竟為誰加油,全憑各人的喜好,有好些同學所取的態度幹脆就是同情“弱者”,哪個隊比分落後了,他(或她)就會支持哪個隊,努力替他們加油鼓勁,反正這甲隊乙隊也就是臨時將一個班隊的十名隊員分開來,誰輸誰贏都說明不了什麼的。

與球場上的熱氣騰騰相反,在球場的另一端,也就是籃球架子的下麵,卻坐著一個孤獨的少年。他的麵前,攤著一張白紙,四角分別用石頭子兒壓著。細看紙上,橫平豎直畫著很多田字格,中間寫著楚河漢界,無疑是一張自製的象棋棋盤了,棋盤上又布著幾隻棋子。

那少年麵容清瘦,架著一副近視眼鏡。當球場上傳來一片叫好聲,或者有雜遝的腳步聲激烈地朝他衝過來時,他會抬頭望一下。更多的時間,卻是在那裏低頭沉思,並不時地移動幾步棋子。

一會兒,也不知從哪個方向,走過來一位外班的高個兒男生。他先站在場外看了一會兒球,後來大約是看到了那個孤獨地坐在球場一端的眼鏡少年,便走了過去。一看見象棋,他的眼裏便放出光來,馬上以雙手扶膝蹲下,也不開口說話,隻是專注地看那棋盤。那少年見有人蹲在對麵,便先透過鏡片瞄了他幾眼,接著問:“你也喜歡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