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據《上古神籍錄》雲:‘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天地本相合,其間一片混沌之氣,盤古作為宇宙之中開天辟地之始祖,自其以軀體置其中後,四肢便成了支撐天地的柱子,天地的混沌之氣漸消,清靈之氣自盤古一呼一吸之間延綿溢出。

數億年間的物換星移,滄海桑田,陽清之氣占據上方盤旋於天,陰濁之氣被迫逼退徘徊於地,天地之氣,一清一濁,相生相克,存在不止,戰鬥不息。

數億年的滄桑巨變,盤古頂天立地之四柱,竟有其一被兩氣濃鬱之處腐蝕至爛,坍塌了三分之一。故天傾西北,天地陽清陰濁之平衡,從此被打破,陰濁之氣自西北角緩緩爬升,陽清之氣亦由此溢出下界,天地之間,更是由此出現了陰陽之氣並存的中間地帶。

以致億萬年後修仙的眾靈,把天界稱為天仙界,把地界稱為地靈界,而這天地的過渡地帶,則被稱為臨劫界,地靈界凡人修仙,元嬰期滿,成功度過雷劫,突破化神,就會到達臨劫界。在臨劫界修煉至至臻,就會受天雷渡劫,至此飛升。”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天地始辟之初,隻有陽氣有靈,可孕萬物。所以天地雖有陰陽兩氣,卻隻陽清之氣被稱為元氣。

天界的草木蟲魚鳥獸受到陽清之氣的滋潤,愈發清靈,漸漸地,竟是開始有了靈智。這些最先開始有靈智的生物,便是獸類的祖先,後人稱之為上古神獸。

從萬獸中脫穎而出的是十大上古神獸:白澤、麒麟、鳳凰、檮杌、獬豸、畢方、饕餮、腓腓、慶忌、重明鳥。

在陽清之氣一天天一年年的滋潤下,天界一片清朗。

與之相反,在天地平衡之前,地界受陰濁之氣統治,一片荒蕪,了無生機。

陰氣本無孕育生靈的力量。可不知為何,在日複一日與陽氣的碰撞中,一部分陰氣竟然發生了變異,變異的陰氣,雖不能直接孕育生靈,但是卻可以侵蝕生靈的體質,使之獸化,隻剩下殺戮的本能。

在天地平衡打破之初,中間地帶還沒有形成之際,天界有一小部分區域無法控製地受到了陰氣的入侵,起初是一些比較低級,靈智比較弱的獸類受到了陰氣的入侵,變得凶殘無比,後來愈發不可控製,引來大片殺戮。十大神獸為了不讓陰氣擴散,當然不能將他們就此在獵殺天界。

於是他們商議過後,認為最妥當也是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把他們趕出天界,讓他們在地界自生自滅。

想來以為就此無事,可不曾想神獸天性殘暴嗜殺,其中又以饕餮、獬豸為最。陰氣的入侵激起了它們本性中最為殘忍的一麵。

饕餮、獬豸兩族大肆殺虐,其他八大神獸沒辦法,隻能聯合起來迎戰,將他們一一趕出天界。八大神獸雖然占據了優勢,可是饕餮、獬豸兩者的實力在十大神獸中分別排名第二、第五,戰鬥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