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快 板 殯葬改革要落實(1 / 1)

第七篇 快 板 殯葬改革要落實

打起竹板的的篤,

說段快板來學習。

勿講東西和南北,

單講阿拉村裏有個王阿六。

阿六公公年紀七十六,

身板結實毛病缺,

性格開朗心快樂,

抱抱孫子享清福。

這幾天不知為什麼,

悶悶不樂閑話缺。

坐在房間把頭篤,

兩天工夫隻吃一碗粥。

是不是傷風感冒不舒服?

量量體溫正常三十六度六。

看得兒子媳婦汗急出,

他心中悶氣和盤托:

“想想自己活到七十六,

舊社會裏苦頭吃了五足和六足;

改革開放以後享了福,

壽墳壽材都落實。

哪知最近村裏有傳說,

殯葬要改革,土葬要勿作;

死了要往火裏逐,

思想當然有抵觸。”

兒子名字叫阿福,

支部書記當了六年六。

一聽老爹思想有包袱,

覺得要破千年舊風俗。

具體問題當然有曲折,

應該耐心做工作:

“老爹啊,舊的喪葬是陋習,

應該改革受約束;

明天鎮裏開大會,

鎮長要專題把報告作;

不妨你去聽報告,

一定可以受教育。”

王老六,開會雖然坐在頂單角,

鎮長講話聽得一句勿錯落;

越聽越覺道理足,

思想慢慢放包袱。

浪費土地最可惡,

火葬衛生、節約、簡便又科學。

想想那年老伴活到六十六,

剛剛死在六月六;

割材做墳買錫箔,

瞎眼念經白布會扯六丈六;

四親八眷哭管哭、吃管吃,

出喪羹飯會辦廿六桌;

死人抬出賊臭出,

活人食物會中毒;

生病眠床會困半個月,

鈔票用掉二萬六千六;

死人風頭出,

活人受委屈。

王老六,思想一通心快樂,

晚上老酒會喝一斤六;

飯吃兩碗外加一盆紅燒肉,

飯後子孫麵前把後事托:

“死後一定要火葬,

勿辦羹飯勿要燒錫箔;

敲掉壽材好建房屋,

拆掉壽墳土地種柑橘;

省落銅鈿都儲蓄,

以後好給孫子上大學。”

從此後,王老六,

六中全會決議逐條學;

現身說法破舊俗,

精神文明建設幹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