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應答全攻略 四、實際問答舉例(1 / 3)

第四章 應答全攻略 四、實際問答舉例

在麵試中考官會就你的背景,個性,經驗,知識,技能,能力,成就和目標等方麵提出很多問題對你進行考查。盡管不同考官所問的內容會不盡相同,下麵所列的一些問題還是會在大多數麵試中出現。本書給出了很多問題的應答示例。你在參考相關案例的同時,應當根據所參加麵試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變通而不要直接背答案。

(一)教育背景

如果被問到“你為什麼選擇讀某某專業?”你可以這樣來回答,例如:

我選擇曆史學是因為我一直欣賞曆史學具有嚴謹的傳統來分析事件,構建理論,從事研究和書寫報告。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沒有什麼用處的學科,但我認為修讀曆史使我為從事向往的職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念曆史確實幫助我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研究和寫作技能,包括使用電腦的技能。我能夠迅速地分析問題,合理地安排時間進度指導小組討論以實現問題的解決。

其它你會被問到的教育背景問題可能會涉及你的成就,學業成績和你對未來的安排。考官可能會問:

如果讓你從頭再來的話,你會對你的大學教育做哪些改進?

這個問題考查的是你對總體情況的判斷力,包括選擇專業,修讀課程,以及參與校園生活。它也可以考查你對自己在大學期間學習情況的基本把握。你既可以用積極的方式也可以用消極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我們建議你強調積極的一麵。如果你的學習成績不太好而考官已經對此有所了解的話,你可以用適當的表達盡量使你的消極麵以積極的形式表現出來:

如果讓我從頭再來的話,我會在大學的頭兩年花更多的時間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能力。在念大一大二時我參與了很多的課外活動,這嚴重影響了我的學習成績。不過我在三年級時真正用功讀書所以我的成績又有大幅度提高。要是我在大一大二時有那麼用功就好了。

這個回答表明你承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同時你也有能力通過用功提高自己的成績。

另一方麵,如果麵試官知道你的學習成績不太好,可能會就這一點向你發問:

很明顯你在念大學時不是很優秀。你為什麼學習成績不好呢?

盡管你的學習成績確實不好,此時你也不能把自己的弱點全盤托出。如果你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就說明你缺乏自知之明。正確的回答策略還是強調積極的一麵。你可以采用與回答上一個問題相同的策略——在大學頭兩年你確實不太用功,但你在後兩年裏勤奮努力成績大有提高。你也可以使用下麵的回答方法:

念大學對我來說挺不容易。我是我們家第一個念大學的人。我在大學四年隻獲得過一項小額獎學金,所以我一邊修讀課程一邊打工來掙我80%的學費。我希望我當時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習上,可是我在外麵兼職每周要工作30個小時。大一大二時我的輔修科目確實念得不好。可是我也有一門主課得過高分。

麵試考官們也很想了解你在念大學期間參加課外活動的情況。這可以使他們了解你的個性,領導能力和活躍程度。你也許會碰到這些問題:

◆你在讀大學期間參加過哪些課外活動?

◆我注意到你當過學生報紙的編輯。能介紹一下你的工作嗎?

◆你上大學時是否參加過很多學生社團?你對哪一個最感興趣?對哪一個最不感興趣?你在社團中擔任過什麼角色?

◆你在大學裏擔任過什麼領導職務?

◆你上大學時打過工嗎?是全職工作還是兼職工作?

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你應針對考官關注的要點來陳述你的具體經曆,使他相信你是應聘崗位的最合適人選。你要通過你的課外活動來展示你的領導能力,參與行為和辦事能力。考官往往善於通過你講述的信息來預測你在未來工作崗位中的可能表現。你應說明你在大學裏除了學好功課之外還掌握了其它的技能,取得了其它的成就。你不是一個隻會念死書的書呆子。

最後,考官可能還想請你談談你對自身教育經曆和應聘崗位之間的關係如何看:

你的大學學業對你應聘這個崗位有什麼幫助?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你應強調你在大學掌握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與應聘工作直接或間接的相關性。不要對你學習的課程談得過多,考官們更感興趣的是你將如何通過使用在學校裏掌握的具體的職業相關技能來為應聘單位工作。他們希望優秀的應聘者應當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必要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和熱情。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應聘者具有活力和幹勁。所以,你在講述你的大學經曆時應該突出這些關鍵的技能和素質。比如,大學教育使你具備更強的口頭交際能力和書麵交際能力嗎?參與學生管理或者體育運動之類的課外活動培養了你的解決問題能力或者領導能力嗎?你有足夠的活力和幹勁應對新的工作任務嗎?你有開放的心態來學習新鮮事物嗎?你善於和別人,尤其是和領導和諧相處嗎?在回答所有這些問題時,你都應圍繞應聘工作強調你掌握的相關技能。

如果你大學畢業已經好幾年具備了相應的工作經驗,考官就不會對你的教育背景詢問過多。他會主要關注你的工作經驗或者你的教育背景對你所從事職業的影響。他會這樣來問:

◆你為什麼選擇念某某大學?

◆你攻讀的專業與你畢業後的工作有何關聯?

◆我注意到你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你對於和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同事一起工作怎麼看?他們確實象很多人認為的那麼敏銳嗎?

◆我發現你在大學念的是曆史專業,但是在過去十五年裏你從事的是藥品銷售工作。你認為你當時念曆史專業是個錯誤嗎?

◆如果讓你從頭再來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專業,攻讀何種學位?

◆你是否打算在未來幾年再修讀一些研究生課程?

◆你是否考慮過通過重回學校攻讀新的學位來轉行?如果你有機會離崗兩年回大學做一個全日製學生你將如何安排學業?

如果你畢業已經好幾年了,考官可能想了解你在近幾年的進修培訓情況。他可能想發現你是否願意主動在自己的職業領域更新知識學習新的技能。考官可能會問你以下一些問題:

◆你是否定期參加公司主辦的進修培訓項目?你能否詳細說明你參加過哪些項目,每次多長時間,你覺得你學到了哪些東西?

◆如果你可以選擇參加三個不同的一周培訓項目,你認為哪些項目會使你獲益最大?為什麼?

◆你說過你不懂怎麼使用Word和Excel。本公司的每個人都會使用這些軟件。你打算馬上學習嗎?

◆你每個月花多長時間學習你職業領域的新知識技能?

◆你定期訂閱哪種行業刊物?

◆你每年參加多少專業會議或者討論會?今年你打算參加哪些?

◆你在未來五年的進修目標是什麼?

你應當盡可能用積極的方式來回答這些問題。招聘單位總是想聘用那些能夠不斷學習並適應本領域發展變化的員工。

考官也可能會問你以下一些問題:

◆你念書時如何籌措學費?

◆你以前為什麼不念大學?

◆你為什麼不繼續攻讀研究生?

◆你為什麼從大學退學?

◆你為什麼決定在上大學前參軍?

◆你不喜歡學校生活的哪些方麵?

◆你在暑假通常做些什麼?

◆你最喜歡的老師是誰?她和其他老師有什麼不同?

◆你以前為什麼不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

◆你認為你的學業成績可以反映出你的職業表現嗎?

(二) 職業理想

◆介紹一下你的職業目標。

這個開放式問題是讓你談一下自己的目標。如果你有完整的自我評價並且在簡曆中陳述過自己的職業目標,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你應當把你的技能與能力和招聘單位的需求聯係起來:

我的主要目標是進入管理崗位,通過和最高管理層密切合作,開發出在歐洲和中東推銷我們的軟件係統的新方法。我認為這家公司的產品很好,能在上述地區和其它海外市場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我的國際營銷背景對於開辟這些市場將有所幫助。

◆你為什麼想辭去你現在的工作?你以前離職的原因又是什麼?

不管你當時的處境有多麼消極,在回答這兩個問題時你都應該給出積極而非消極的理由。如果你當時是被迫辭職或者因為其它不愉快的原因而離職,你都應該說得盡量積極一點。你可以采用“進一步發展職業”或者“尋找新的挑戰”之類的說法。千萬不要使用消極的措辭。比如,你可以這麼說:

我在以前的一個職業連續幹了四年後辭了職。作為一家小公司,它幾乎沒有給我提供什麼職業發展的機會。我覺得我在那裏幹的時間已經足夠長了,於是決定離開去開拓新的職業空間。

◆你有沒有想過轉行?

考官問你這個問題可能是想了解你是否專注於現在的工作崗位。你最好回答你現在不想轉行。比如,你可以這麼說:

實際上七年前我轉過行。我以前是一位中學教師。但是,教了七年書之後我覺得我應該從事一份新的工作。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對自己進行了一次自我評估,結果我發現我可能最適合從事推銷工作。推銷是另一種形式的教學,但是在推銷中我能馬上獲得反饋並看到效果。我對這次轉行從未感到遺憾,我對自己在過去七年從事推銷工作感到非常滿意。我打算繼續幹推銷。

◆你願意接受比你目前的工作更少的工資嗎?為什麼?

你應慎重對待這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應該在麵試的工資協商階段談才合適。如果麵試官提前問你這個問題,你應當暫時把它擱置一下。你的目標是了解應聘崗位的價值同時使招聘單位了解你的身價。麵試官突然發問的目的可能是向你施加壓力或者降低你對薪水的期望值。對於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方式是使它盡可能不違背你的自身利益:

我想我們還未到討論薪水問題的時候。我需要進一步了解這個崗位:它的職責,預期業績,以及其它內容。同時你對我還了解得不夠多。我們能否在對彼此做進一步了解之後再來討論這個問題?我認為現在我應該得到和我的身價相當的薪水。你會同意這一看法,是嗎?

如果這種方法不靈而考官堅持要你表態的話,你應把握好薪水問題,從你的角度來詢問下麵幾個問題:

你們單位和我資曆相同的員工通常的工資是多少?你們向這個崗位的前任付多少工資?

◆描述一項你最近為自己設定的主要目標。

你可以選一項個人目標或者職業目標來講。但是如果你要談的是個人目標,你應當把它和你的職業發展聯係起來,這樣你就會在麵試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如果你說“我想完成我的學士學位”,這就是一個有利於你的職業發展的個人目標。你也可以說“我想找一個適合我的工作”。你應做好準備向麵試考官進一步解釋你現在正在如何努力來實現這一目標。

◆你為什麼想到某某公司工作?

這個問題和前麵那個詢問他們為什麼要聘用你的問題非常相似。你可以結合招聘單位的需求再次強調你所具備的工作技能和能力。你也可以強調該公司對於你的職業目標的重要性。

我非常羨慕你們的公司。過去七年我一直在你們的對手公司工作,我有機會定期評估你們的業績,有時候可以比你們的營銷團隊做得更好。我認為你們在這個行業提供的服務是最好的。我也認為我具備的經驗和技能使我有資格成為你們營銷團隊的傑出一員。在未來數月有兩個新的競爭對手將進入你們的南方市場。以我對原來公司的深入了解,再加上我的能力,我的加盟一定會進一步增強你們的營銷實力。

◆你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你不要做深刻的內省,也不要單單從自我的角度來進行思考。你要把個人的目標和公司的目標結合起來。

對我來說成功就是每天及時準確地完成工作。這樣公司的目標就能夠被實現。當然,根據工作業績獲得報酬也很重要。這樣我就能盡到對家庭的經濟責任。

◆我們為什麼該聘用你?

考官問這個問題是想了解你在該單位求職的真正動機。乍一聽這個問題你可能會有點茫然失措,但根據我們在前麵討論的原則這也可以被視為最容易回答的問題之一。你應當強調你的技能與能力和招聘單位需求的相關性。你應該亮出你的實力。講得越具體越好。比如:

我想你們尋找的是在汽車部件營銷方麵具有卓著紀錄的員工。我具有在國產和進口汽車部件營銷方麵12年的連續經驗來從事這項工作。在我從事上一份工作時,我在過去五年中每年使銷售額增加20%。我連續的業績表現為很多的招聘單位所欣賞,包括你們的競爭對手。我想你們公司也可能會持欣賞的態度吧。

◆你目前的職業目標與你十年之前的職業目標有何不同?

你的回答應當表明在十年過程中你學到了知識也有所發展。經驗教會你在麵對新的現實時調整自己的目標。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你應當給出例子說明你的目標發生了哪些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

十年前當我剛剛進入這個行業時,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目標——努力做到啟亞公司的最高層。然而,我對於這個行業在麵臨新的技術和更加激烈的競爭時所發生的迅速變化幾乎一無所知。在我工作三年後,啟亞公司被恒通公司收購,但最終恒通公司也破了產。與此同時,我受雇於另外兩家公司並且進入了中層管理崗位。鑒於現在迅速變化的工作性質,我很快領悟到我原來的職業目標是不現實的。我想我現在的職業目標更加現實了——我在做我真正喜歡的工作,生產高質量的音響係統。所以現在我對於自己的職業要比五年或者十年前滿意得多。

◆為什麼你想要一份低於你的資質的工作?

如果你應聘一份低於你的資質的工作,別人就會問你其中的原因。實際上,很多招聘單位不願意雇用那些資質過高的人。你必須為你的選擇想出一個充分的理由。畢竟,如果你資質過高,你就可能會很快離職另謀高就,從而單位需要另外找人來填補你的空缺。你可以這麼解釋:

我知道對於這個崗位可能我的資質過高了。有些單位可能不願意聘用我因為他們擔心我會不高興而很快離職。然而,我來應聘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我確實對這個崗位感興趣,而且我相信我能給這個工作帶來別人所不能帶來的東西。我承諾在這個崗位上至少工作八年。我認為在這段時間裏由於我特殊的興趣和技能這個崗位將會有良性的發展。我也相信你會樂於和我共事。

◆你對於將來有什麼計劃?

這個問題是要考查你的工作動機。招聘單位想了解你是否能勝任崗位而且努力工作。你最好能夠如實回答這個問題。同樣,你不該流露消極的信息,而是應當以直接積極的方式應對考官的關注。考官會關注哪些問題取決於你詳細的背景情況。比如,你可以這樣來回答:

我想我需要在這個職業領域站穩腳跟。我希望現在就開始努力。我了解自己的理想,相信我的技能在這一領域將大有作為。譬如,我擅長與人打交道。我以前幹的一個崗位就是每周向一千多個不同的人提供服務。在我從事那個崗位的18個月裏,我服務過72,000多個顧客而且一次也沒有接到過投訴。實際上,我的服務經常受到顧客的表揚。從中我領悟到我喜歡與人交際,因此我對於自己從事這項工作很滿足。我想進一步學習業務,發展自我。隨著我在公司的貢獻和價值的增加,我希望能被安排負責更重要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