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界之外,另有一方廣闊天地,山川蕩浩,鍾靈毓秀,終年煙雲繚繞,梵歌陣陣。
這裏,便是佛門的聖地,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世外空間——西天須彌。
須彌的最高處,是一座直插雲霄的巨大山脈,雲霧繚繞,莊嚴肅穆,乃是昔日佛祖的居所——靈山。
這一日,向來清淨的小須彌顯得有些熱鬧,數不清的大佛,靜靜從四麵八方的洞府往靈山方向走去。
這些大佛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道行不一,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周身的氣度皆寧靜淡然,帶著一股長久浸淫佛光與檀香的肅穆祥和,使人一望便知,這些人都已是修成正果的真佛。
這裏隨便一個人的名號在人界叫出來,從皇帝到平民都會立刻俯首跪拜,虔誠敬畏,然而,此刻,這些早已修成正果的大佛們,卻安靜而有序的,靜靜往同一個方向走去。
靈山之頂,方數百丈,地勢平坦開闊,是一座巨大的講經場,講經場北麵的最高處,懸空漂浮著一座巨大的七彩蓮花座台,高高的俯瞰著整座靈山。
講經場兩邊,參差錯落的設置了數百個石座,此時,每個石座前都靜靜的站立著一位麵容肅穆的真佛,眾人皆單手合十,雙目虛合,靜靜的等待著什麼。
一場的寂然中,一位看上去四十來歲,胖乎乎,滿臉笑嘻嘻表情的僧人望著高處空無一物的蓮台,低低的喟歎:“聖佛閉關已三月有餘,不知是否融合了佛祖的靈力。”話語裏的擔憂顯而易見。
此人佛號笑麵佛,笑口常開笑對天下,大肚能容萬般事物,是佛門最樂觀豁達的一位真佛,然而此刻,他胖胖的臉頰上卻掛上了一絲極為明顯的憂慮。
笑麵佛旁邊一位一身白衣,氣度聖潔的中年女菩薩,輕輕抬目,霎時間,眼底閃過無數悲憫,她並沒有回答笑麵佛的問題,隻蹙眉遙望虛空,緩緩歎息道:
“六界早已生靈塗炭,聖佛若再不出關,無數生靈便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那被稱為笑麵佛的僧人與這女菩薩的話落,在場眾佛一張張不染凡塵的臉上,皆不約而同的露出了微微的焦慮之色:
三個月前,佛祖應劫輪回而去,臨走留下佛諭,聖佛法海禪師回歸,接替佛祖之位三百年,消弭六界浩劫。
輪回之事,身為佛門弟子,早已看淡,況且300年光陰,於眾佛不過是彈指一瞬,因此,眾佛倒也沒有多大悲傷,皆毫無異議接受了佛祖的佛諭。
反倒是六界之事,眾人皆十分憂心。他們雖是世外之人,平日隻顧潛心修行,然此次六界之變著實驚人,一個不慎,整個天地便都將毀滅,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本以為很快便能隨聖佛離開須彌,去六界濟世,誰知,當日佛祖的舍利之光竟卷裹著聖佛直接踏入了靈山之巔的閉關之所,眾佛隻得捺下焦慮安靜等待。
這一等,便是整整三個月。
今日,察覺到靈山之巔的異動,一直密切關注的眾佛終於常常的鬆了口氣,不約而同的奔赴此處,準備迎接即將出關的聖佛。
時間靜靜流逝,靈山之巔毫無動靜,眾佛卻毫無焦急之色,一個個仍是淡然的立在原地,不愧都是正道歸真的真佛。
驀地,仿佛一陣微風輕輕拂過,眾人一抬頭,便見高處的巨大蓮花寶座上,不知何時靜靜的盤膝坐著一位年輕的白衣僧人。
眾佛隻隱約看出僧人雙目微斂,雙手合十,周身無數道耀眼的金色佛光閃爍起滅,良久,萬道金光終於緩緩的消失在那人體內。
這才逐漸露出僧人那張絕頂俊秀的臉頰,似中天之月,皎潔溫潤;似山巔雪蓮,聖潔高遠。
年輕的僧人渾身上下都彌漫著一股悠遠的,仿佛來自太古的神秘氣息,乍一看,浩浩蕩蕩,無涯無際,細分辨,卻又靜謐祥和,毫無異樣,可謂收放自如,分明是悟得天道的征象!
“恭賀聖佛參悟天道!”
眾佛看的分明,立時齊聲合十拜賀,心下無不驚喜——
佛祖曾言,聖佛乃是天命所歸,六界的這場浩劫注定隻有他才能化解,眾人原本憂心,如今看來,聖佛不僅繼承了佛祖的全部修為,更是用短短三個月時間便參悟了天道,其修為怕是已經超過了佛祖,看來,六界終於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