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蘭節,道教的中元節。
而在民間,俗稱七月半。
或者——鬼節。
相傳,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會在這一天走出地獄。
在人間遊蕩,享受人間血食。
在這天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要準備一些菜肴、酒、飯、金銀衣紙之類。
到各個路口,產地去祭祀各路鬼神。
利民紡織廠在樂市,也算得上是知名的民營企業。
此時工廠陳舊的鐵門大開,門後方,正正方方的拚擺著兩張桌子。
桌上整整齊齊擺著五牲以及各種祭品。
食堂的掌廚老顧和門衛老劉各提著幾大袋香燭元寶紙錢過來。
廠長姓衛,個子不高,精瘦的臉上駕著一副老花鏡。
正靠在桌邊,悠哉哉呼出一個綿長的煙圈,看天色,日頭西斜,還剩半梢就下山。
“哥幾個,差不多可以開始,這估摸著得一會功夫。”
衛廠長招呼著劉顧二人,迅速碾滅煙頭。
躬身的將袋子裏的香燭取出,恭敬的供起。
衛廠長是廠裏的老員工,自然是知道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
幾十年前是樂市最大的亂葬崗。
直到三十年前,市裏大興規劃,在這裏興建了一座草席廠。
草席廠剛開始生產沒多久,就發生了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草席廠就被迫關閉。
後來,年輕的潘孝利和林瑞民接手了這裏,利用草席廠舊址改建,辦起利民紡織。
廠址逐漸擴大,部分地域還是極為陳舊,處處留下許多隱秘的痕跡。
廠房對麵是宿舍樓,宿舍頂樓設了天台,可以遠眺湛藍的海麵。
返航的貨輪悠然的發出鳴笛,蘇梨緋獨步到天台,時不時低頭掏出國產手機看看。
夕陽將她圓潤的背影拉長,等待變得有幾分急切。
直到那個清秀的身影出現,蘇梨緋圓潤的臉上露出欣喜。
蘇梨緋十七歲,正是花骨朵般的年紀,也如花骨朵般的圓潤飽滿。
臉上帶著一抹可疑的緋紅,稚氣未脫的嬰兒肥中,依稀可見精致的五官。
尤其一雙鳳目,隱在濃密狹長的睫毛下,眸光流轉中,如星耀般熠熠生輝。
林夏十九歲,五官生的十分清秀柔和,光看臉很難分辨他的性別界線在哪,但加上清瘦修長,以致纖細的身材。
性別可以確認了,但更讓人肯定的一點這少年有點虛,虛的弱不禁風。
林夏並沒有那麼欣喜,他快步靠近天台的鐵圍欄邊,防止少女作出什麼不理智的行為。
一邊權衡著少女約自己的目的,一邊故作輕鬆的活動,拉伸筋骨,以應對少女往外衝時,能隨時拉住對方。
至於拉不拉的住……隻能說盡力了。
畢竟天台和天堂也就一字之隔!
“嘀嘀嘀”一輛騷紅色跑車,拐了半個車頭急刹車在廠門口,拚命的鳴著刺耳的喇叭。
“你們幹啥呢!還不快把東西搬開!”車上冒出一個五顏六色的腦袋,大聲喊道。
“哎喲!小林總,您怎麼過來了?”衛廠長壓下不悅,麵帶微笑上前招呼道。
頂著五顏六色腦袋的青年,是利民紡織老板林瑞民的獨子,叫林海,是個混子。
“問你們幹嘛呢!這大白天的堵廠門口燒什麼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