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心與海的約會 有朋自遠方來
人一退休,就自由多了,因此,我們這些成了老頭兒老太婆的老同學,聚會的機會也多起來。這不,去年春天,幾位杭州的同學請我們十幾個寧波人去省城飽覽西湖美景;今年四月,老許和我就把這批同學邀到北侖來領略港城春光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熱鬧鬧的十多個人,上午先去了牡丹園。唐代詩人皮日休曾讚牡丹道:“竟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這話一點不假。我這個北侖人連續數年去牡丹園,尚且看不夠讚不完,那些初次得以實地見識國色天香的朋友,怎能不驚豔叫絕?好幾位女同學徘徊在幾株黑牡丹前,竟不肯離開了。人說“秀色可餐”,我想應該是“秀色助餐”。你看,賞完牡丹後去滕頭東方恬園生態酒店用餐,這些朋友居然胃口大開,害得老許和我為他們加菜都來不及。
下午走太白山遊步道。這些老同學大多生活在城市裏,長時間擁擠於車水馬龍之中,今天漫步於山間便道,單是呼吸著這森林氧吧極清新的空氣,就已經覺得無限受用了,更何況置身於澗穀盤旋、雲霧繚繞、山花爭豔、泉水叮咚之中!緩步上山來,一步一個景,美不勝收,有人甚至把茶樹坡的采茶女也攝進了鏡頭裏。
老黃問我:“北侖有這麼好的休閑地,怎麼來遊玩的人不多呢?”我告訴他,北侖的休閑地可多了,近年來,單是這樣的森林遊步道,就建了不下十幾處,分布在整個穿山半島上,各個街道鄉鎮的人們都可以就近上山賞景健身,怎麼會一起往同一個地方擠呢?
於是老黃就很有感慨:“我記得那時北侖是沒什麼地方可以玩的,想不到變化那麼大。”他說的“那時”指的是1979年。當時他和幾個同學慕名要來參觀北侖港,我帶著大家騎自行車從尚在修建的進港公路來到港區,看了通向碼頭的長長棧道和碼頭上的一些設施後出來,竟想不出還能陪他們去哪裏。“老黃你的記性真好,”我說,“可是今天的北侖,同當年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告訴他,現在,北侖遊玩的地方可多了,你如果還想看大型企業,可以再次參觀更加現代化的幾處大港口,還可以去看汽車廠,可以去電廠;要了解開發開放,可以去梅山、白峰;要接觸宗教文化,有靈峰寺、古阿育王寺;要看山觀海,上九峰山、洋沙山;要領略美麗鄉村、田園風光,我帶你們去幾個淳樸的古村:想吃海鮮、嚐農家菜,也有不少風格不同的好去處。實在是因為有幾位要回家管孫輩,不然,我就請你們在這裏住一個禮拜!
吃完晚飯,大家一起在馬路上散步。離酒店不遠的影劇院廣場上人頭攢動,走近去一看,是一個街道的文藝團體在此演出。因為同學中大多是文藝愛好者,所以我們就擠進一個角落觀看起來。
看著看著,大家又小聲議論起來。“你說這是業餘演出?”“是啊。”“怎麼能演得那麼專業,你看這舞姿!”“這個啊,提起來話就長了,我們到場外去說吧。”
我們來到了太河旁邊的綠樹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