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多的檳榔樹,就會有那麼多的檳榔。據介紹,吃檳榔能提神,也許還會有別的功效。在台灣的城市鄉村,我們所經之處,不時可以看到賣檳榔的攤店,有時隻隔幾間門麵就有一家裝飾著明亮的霓虹燈的檳榔攤。看來這裏的人都喜歡咀嚼檳榔,不過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就算有再多的人愛吃檳榔,也用不著那麼多的檳榔攤啊。
這裏的榕樹也很多。這種樹特別有意思,它會從樹枝上長出無數柔軟的氣根來,一直向地麵垂下。當這氣根伸入地麵後,就會變成新的樹枝。這樣,如果沒有人的幹預,單是一株榕樹,就可能不斷擴展,長成一片密密的小樹林。記得從前曾在一個展覽館裏看到過一張直徑兩米多的大圓桌,它居然是用一棵榕樹的根樁做成的,桌麵是樹幹鋸掉後的截麵,而桌腳則是無數盤繞屈曲的細根。可見榕樹能長到多麼大!
讓我感動的是,在孔廟外麵,有一株生了病的大榕樹,樹旁特地懸掛了一個公告,告訴人們相關人員正在小心地醫治它。我衷心願它能早日恢複健康。
在台灣島最南端的“鵝鑾鼻”認識的一種植物更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披頭散發的葉子帶點刺,又有似菠蘿的果子。我為它拍了好幾張照片。遇到一位當地人,問之,回答說它叫林投。
據說林投是台灣海邊及溪邊常見的植物,常成大片群落,能耐濕、耐鹽及風沙,因此,是一種很好的防風植物。果實基部可以吃,木材柔軟有彈性可當臨時建材。林投的根可以治療傷寒、眼熱及甲狀腺腫。嫩芽可治狂熱,並可以治療癰疔。
林投樹遠遠看去猶如一位披頭散發的女人。台灣民間流傳著關於林投的傳說,當地人說這樹是一位名叫林投的苦命女子變成的。林投的丈夫去大陸做生意,過了整整八年了,還是沒有一點音訊。原來此時台灣的鄭氏政權與清朝政府對抗,大陸與台灣之間實行海禁,林投想去大陸找丈夫,但沒有辦法去,隻能每天到海邊去等。等呀等呀,林投昔日俊俏的臉蛋變得皺紋滿麵,滿頭雲鬢也變成了一頭白發,散亂地披著。她不停地哭,眼淚也哭幹了,最後死在了海邊。不久,就在林投哭死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樹,高高的樹幹,披散著樹葉。當地的人們說這就是林投死後的化身。
仔細想想,林投樹的傳說與大陸望夫石、望夫台的傳說頗為相像,都是有關妻子望夫歸的故事。這些故事情意綿綿,充滿悲傷,它正是生活中許多類似事件的寫照吧。
在海邊,在城裏,還常能看到一些別的熱帶植物,因為匆匆而過,沒法知道它們的名字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