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許是對陡坡塘、馬嶺河誇得太多,因為,到了黃果樹,才知道剛才的所見竟全不在話下。
我們是從瀑布的左下方接近它的。開始時,雖然已經聽到了隱隱如雷的轟鳴,但是因為幾個人說說笑笑的,也還不在其意,等到越過幾棵樹的攔遮,忽然間眼前一亮,卻是天墜雪幕。寬度雖然比不上陡坡塘,可是它的落差卻遠遠超過陡坡塘。兩邊蔥綠的樹木已經為銀瀑作了最好的映襯,而飛流急下激起的水花,形成騰空而起的幾十米細霧,如輕紗,如羅帳,竟比瀑布本身還高。
沐浴在涼絲絲的細霧中,沿著山路緩緩往左上去,待到可平視瀑布時,巨瀑成了五六匹巨大的銀緞,懸掛在對麵的峭壁上。而這銀緞爭先恐後地向下衝去,又把每一匹分成無數條無數縷。再細看,又不像是緞匹了,卻是滾滾白雲團,連綿不斷地跌落山崖。
再往左邊去,是從側麵往右看瀑布。這時,巨水跌落處已被濺起的水霧籠罩住,水霧飄緲升騰,並向遠處彌漫,竟將整個下半部分的視線全掩住了。放眼望去,藍天白雲綠樹遠山,都被仙霧烘托,便似置身於蓬萊仙境,等著與太白約會。
踏著濕淋淋的山路繼續前行,向右拐了個彎,我們鑽進了山洞。洞頂濕漉漉的,不時有水滴落在頭上。走不上十步,右側一亮,山洞似打開了一扇窗,窗外卻是瀑布。原來,我們轉到了飛瀑的後麵,大瀑布就在窗外,成了一個大窗簾!這樣說來,我們所在的就是水簾洞了,真正的水簾洞!《西遊記》中寫到,美猴王進水簾洞,裏麵是洞天福地,可以容下猴子王國,甚至有床有凳有灶有碗,是那麼的神秘又是那麼的美妙,如今我們進了水簾洞,才體會到這裏是一個水的世界。你看,上是水,洞頂上還在滴滴答答地淌;下是水,地麵沒有一塊幹的地方;中間也是水,那輕紗的大窗簾,不斷往裏飄進水珠水霧來,哪怕你撐起了傘,也還是擋不住這飄忽的小精靈。這長長的幾十米山洞,不時有或大或小掛著水簾的“窗戶”向外洞開著,每個過洞的人都一邊努力躲避著上下左右的水,一麵又因為避不開水而發出驚喜的尖叫。
鑽出水簾洞,舒了一口氣,回頭一看,大瀑布在我們的左手邊了。與剛才向右看比較,似曾相識,又似乎生疏——雪幕依舊,而背景換了。
好一個黃果樹,原來我們是可以從上、從下、從左、從右、從外、從內來親近它欣賞它的!略去它的威勢它的氣度不說,單這可多方位觀賞的特點,還有哪個瀑布能比?
如果喝酒,這才是真正的醉了,“曾經滄海難為水”,誰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