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不用“提著書來回跑”的事兒很快實現了。
二○○九年十月,寧波市“一卡通”工程進入我們圖書館。讀者可憑一張“寧波市公共圖書館借閱卡”,在全市享受圖書通借通還服務,免費共享全寧波市近四百萬冊文獻資源……也就是說“一館辦證,多館借書;一館借書,多館還書”。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李阿姨的時候,她半信半疑地看著我:“那每年十元注冊費也不用了?真正的全免費了?那我住我女兒家的時候,還可以去北侖借書了?看不完,我帶回柴橋看,然後還可以還到你這兒?”對於她這一連串的問題,我頻頻點頭。她呆了一會,忽然就冒出了一個詞兒:“這太神奇了!”我笑著說:“您太可愛了。”她也笑了,臉上綻開了一朵幸福的花兒。
自從實施“一卡通”以來,像李阿姨這樣來圖書館借書的讀者越來越多。而且,近幾年來,各級部門對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圖書館購書經費也列入文化站年度工作考核。有了經費的保證,徹底解決了圖書館“新書不新”的問題,每年添置的新書不僅保量更是保質。與此同時,圖書館也有條件開展各類惠民活動,比如免費開辦各類講座,開通讀者點書熱線(類似北侖圖書館“你點書我買單”活動),以及舊書換新書等等活動。對於這些活動,李阿姨嘖嘖稱讚:“這才是真正為我們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呢!”
熱心的李阿姨也是這些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就說去年“舊書換新書”活動吧。我們規定前來參加活動的讀者每位限換兩本圖書。李阿姨和我商量,能不能開個後門讓她多換幾本。我有些為難,說別的讀者看到了會有意見的。後來,我幫她出了個主意:“你到時候把女兒外甥都叫過來,那不是又可以多換幾本了呀。”李阿姨想了想,連聲說對。
活動那天,李阿姨不僅叫來了女兒外甥,還拖來了好幾個街坊鄰居。我知道他們手上的舊書都是李阿姨提供的。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李阿姨自己的塑料袋裏又多出了好幾本舊書,沒等我發問,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掏出一張紙條遞給我。我一看,上麵寫著:“因本人有急事,未能到現場參加舊書換新書活動,特委托李某某同誌幫本人換兩本新書,請現場領導給予支持。”下麵有兩三個簽名,還按了幾個紅指印。我拿著這張紙條,哭笑不得,隻得請示領導。領導一看,也笑了,收下那張紙條,爽快地讓李阿姨把紙袋裏的舊書都換成新書了。那天,李阿姨帶著她的“親友團”、帶著她的兩大袋新書浩浩蕩蕩離開時,那種高興勁兒可以用“歡天喜地”四個字來形容。
沒想到的是,僅僅過去了幾個月,便傳來了李阿姨得病的消息。她在寧波住院期間,我去醫院看了她一趟,去的時候,特意帶了兩本新書過去。李阿姨看到我,就緊緊抓著我的手不肯放。當時,她語言表達已經有困難了。我說,李阿姨,你會很快好起來的,到時候,北侖圖書館新館落成了,我帶你去那裏借書,那裏的書有一百個柴橋圖書館的書那麼多,那裏的地方有一百個柴橋圖書館那麼大。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有了神氣,喉嚨裏“嗯嗯嗯”地響著。當她女兒把我帶去的兩本書遞到她麵前時,她才放開我的手,然後緊抓那兩本書在胸前,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李阿姨。
此刻,李阿姨生活在天堂了。生前,她看了這麼多的書,肯定知道博爾赫斯說過的那句話:“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所以,她走的時候會如此安寧,因為她知道她正通往另一個幸福的世界,她將在那裏繼續幸福地生活著。
2012年6月29日